专访|资深生态学者王祥荣:生态优先筑基底、合作共赢带路宽

2021-12-03 21:59:00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 来源:澎湃新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

“习总书记提到‘一带一路’要稳妥开展绿色新领域合作,这是基于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大背景。”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生态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祥荣12月3日在第五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指出。

中国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上的经验显然也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王祥荣在“绿色”议题上有着丰富研究经验、曾在国内外展开广泛考察,他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的过程中对“双碳目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作出了详实的解读。

王祥荣教授 资料图

王祥荣教授 资料图

澎湃新闻现将专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走向环境共治和生态共保
澎湃新闻:

你在第五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请问要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和双碳目标的关系?

王祥荣:

这背后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大背景。从国际背景来看,经济、社会、环境的生态化转型发展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特别是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COP15)召开以来,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一年的主题尽管略有不同,但核心主轴都是围绕节能减排和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有了新的变化。前几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主要围绕“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涉及基础设施、科技、金融、民心等方面,但环境共治、生态环境保障并未被安排在很高的位置上。

在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各方比较关心的是民生、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然而,我们要意识到,环境保障和生态安全是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民生。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推出的许多调查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到亚太地区碳排放量的80%左右;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耗达80%甚至90%;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重化工为主,耗能产业占比较大,清洁能源、高科技项目占比相对较低。

从国内的背景来看 ,我们国家去年年底突破100万亿GDP总量,但同时有数据显示,中国同期(截至2021年3月的过去12个月内)的碳排放高达120亿吨,这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目前依然是“高碳”的发展。虽然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很好,但假使我们看到中国在环境、生态和碳排放上付出的代价,经济收益就会被扣除很多。因此,经济、社会、环境向生态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澎湃新闻:

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合作中应如何体现生态友好?

王祥荣: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环境就相当于是“皮”——资源没有保护好,其他合作就是空中楼阁。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一定要把在环境共治、生态共保上的国际合作放到非常高的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少国家生态环境脆弱,面临诸如干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石油、化工、钢铁行业占主要地位,其经济模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很大。

倘若将来中国要引导“一带一路”发展,应建立一个沿线国家的环境共治、生态共保的国际联盟,探索研究出一个整体规划,建立一套建议性的国家环境合作指标体系;可以筛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新能源技术、生态技术、“吸碳”技术、水环境和空气环境治理的技术,“以点带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为咸海的命运所感慨
澎湃新闻:

你是生态领域和“绿色”议题上的专家。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你是否展开过实地调研?

王祥荣: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咸海早在苏联时期就非常有名,是世界知名湖泊,其表面积最大时曾超过6万平方公里,水面非常广阔,现在则大幅度萎缩,甚至不再连贯。

曾经在历史上如此广阔的水域,眼下萎缩程度如此之大,倘若再不采取生态修复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咸海就有消失的危险。究其原因,是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给咸海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早期,苏联给该区域制定了“黑白经济”(石油和棉花产业),这都是高耗水行业。除此之外,还有垦殖、过度放牧、层层修坝等行为,这让水资源难以补充。

对此,哈萨克斯坦主动向中国提出,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应将咸海作为试点来开展国际合作。为此,我于三年以前开始参与相关考察。去到现场,我对眼前的状况很是感慨,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咸海所受到的生态破坏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结果。面对这类生态问题,假使我们可以积极引进生态修复、生态安全的技术,就生态脆弱问题提供评估、预警、修复的技术,那么就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澎湃新闻:

中国可以怎样分享成功兼顾发展和“减碳”的经验和技术?

王祥荣:

中国在风电、光电、太阳能开发、生物质能方面都有很多先进的技术,也有着先进的生态修复经验。比如推出《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后,中国的湖泊治理成就明显。

在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有很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合作范例。一些中国企业在中国西部推进了风电、光伏发电的项目,将戈壁滩“利用”了起来,而这些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在中亚国家开展新能源合作项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澎湃新闻:

中国企业要如何避免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有关项目中违反节能减排的主旨?这似乎是西方媒体炒作的一个热点议题。

王祥荣:

在有色金属、矿产开发等资源型合作项目中,我们应该要淘汰早期的粗放型生产线,转而推进先进的生产线,要把国际化、标准化的指标和认证体系纳入到国际合作的约束中。倘若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有关项目就不得上马。实际上,我国在石油采掘、有色金属矿开发等等方面的技术都有所更新,对水的消耗、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尾渣尾矿”的处理都比20年前先进了很多。

我们要有一个“绿色”的门槛,倘若我所提议的国际环境联盟可以出现,那就可以依靠它制定标准,来决定什么样的项目可以上马。我们可以将优秀的技术和“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经验推广到合作项目中。在中国国内,有关方面要对项目把关提供帮助,通过国际合作中的认证体系来推进长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