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园与苏州河美景交融 上海长宁积极推进滨河步道景观提升

2021-12-15 17:20:26 作者:王泳婷 来源:东方网 选稿:魏子川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12月15日报道:微风瑟瑟,秋意渐浓,柳枝随风摇摆,枫叶如千万只蝴蝶翩翩起舞。在这里,明亮的阳光洒在步道上,开阔平整的道路让人忍不住探索……这一切正发生在上海市长宁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中。

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试运行两个多月来,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14日,家住上海宝山区的姚先生和爱人慕名前来参观,沿着步道边走边拍,看到手机里一张张成片满脸喜悦。“没有白来,这儿真的太漂亮了!”姚先生激动地说,“放眼望去,步道边的银杏、枫叶都披上了秋天的颜色,跟紧贴着的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学楼搭在一起有种别样的美感。”

百年校园与苏州河美景交融

今年,长宁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彰显国宝建筑风貌,提升滨河景观品质;挖掘校园历史文脉,激活滨河人文空间”的理念,积极推进苏州河华政段滨水景观提升。

9月23日,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一带十点”逐一揭开面纱,源自百年前“圣约翰大学”的历史建筑群与今日的苏州河美景完美“融为一体”。900余米长的岸线上,思孟园、格致园、倚竹苑、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书香园等10个景观节点,以滨河慢行步道串联起多元、活力、共享的滨河公共空间。

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设有东、西两个出入口。由东向西,十个人文景观移步易景。沿着华航小区旁的健身步道进入,穿过“华东政法大学”字样的铁艺拱门,即来到“思孟园”,园内搭建的拱形花架,像是一扇迎接市民游客进入苏州河华政段的绚丽大门。格致园以古朴典雅、中西合璧风格的华东政法大学格致楼为依托,设置了铜质铭牌,提示来往行人这里保存着上海城市的“活化石”与建筑“家底”。倚竹苑铺设了由西洋鹃等花卉组成的精致花境,打造了曲水流觞、一亭一榭的“长宁·苏河驿站”。獬豸园内,一座典雅中式园林仿佛一幅动态的山水画。桃李园位于步道的U形弯处,周边有8栋历史建筑围绕,是“一带十点”中名副其实的“C位”。法剧场将下沉广场与观景平台结合,4张圆弧形大理石凳供市民小坐片刻。银杏苑,围绕一棵逾135岁高龄的古银杏打造,彰显着匠人的精益求精和历史敬畏。

为市民尽兴游览“保驾护航”

一侧是苏州河滨水景观,一侧是上海第一个全面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开放后的苏州河华政段步道管理面临多种考验,作为属地管理方,华阳路街道多措并举,为市民游览这条美丽的步道“保驾护航”。

苏州河华政段步道在2019年已经实现滨河道贯通,最开始,步道仅为一条1.8米左右宽的带状步道,两人结伴而行,步道便稍显拥挤。今年5月,华阳路街道违法建筑治理工作小组开始和华东政法大学对接,为了给滨河步道腾挪空间,街道配合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在保障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的前提下,拆除了多处沿河建筑。

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表示,长宁区与华政方面多次协商,将沿线的10处搭建房和围栏拆除,积极腾挪空间。同时,通过绿植“挪位”梳理、绿篱后退等手段,增加沿河空间的绿化面积,用开阔的草坪代替围墙“打开”校园,通透的视觉效果令滨河历史建筑与人文风貌尽收眼底。改造后的步道拓宽至3米,公共空间面积达2.1万平方米,较原先增加1.86万平方米。“一带十景”等景点的打造更是让这条步道变身为市民的“后花园”。

由于步道紧邻校园且是软隔离分界,安保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在区、街两级警力合力支持下,步道与校园内的安防、技防系统基本合二为一,从进入步道到步入校园,都有相关的安防设施、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跟踪识别。

12月15日上午,东方网记者在华阳路街道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大屏幕上看到,这里为苏州河华政段步道特地打造了一个模块。步道沿线设有32路监控摄像头,其视频监控画面将同步传输至城运中心,通过AI智能视觉算法,城运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全天候利用巡查“慧眼”对客流进行实时监控。另外,通过人群热力图,能够直观看到步道人流情况,一旦超过预警值,就会启动分流疏导。

“之前天气暖和时,苏州河华政段步道上,每天下午5点到7点散步的行人多。这阵子天气转凉,市民游客大多选择下午1点到3点来。”华阳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戴一卿告诉东方网记者,目前步道人流未有超过预警值的情况,现阶段步道也已进入常态化管理,城运中心将持续通过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监管,助力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空间环境。“另外,因疫情原因,华东政法大学暂不对外开放。”戴一卿说。

未来,长宁区将继续推进苏州河滨河步道常态长效管理,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

(视频制作:王泳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