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过年为啥要吃八宝饭?为啥欢喜吃甜个八宝饭?

2022-01-30 19:08:31 作者:严山山 来源:周到 选稿:夏阳

勒勒上海人个春节里向

大家坐下来一道吃年夜饭

或者早浪向爬起来以后

总觉着要有一份甜点心

才能达到最最适意

搿个辰光

一碗八宝饭个登场就再合适勿过了

那么,八宝饭是什么时候在上海出现的?上海人过年为啥要吃八宝饭?今年春节之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沈思睿带领“申知沪志”小组就八宝饭与上海的文化历史做了一番调查。

一百年前沪上报纸,已有八宝饭身影

八宝饭的起源,众说纷纭,已无从查考,但论原料,糯米一直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百姓们精耕细作,创作了丰富的“糯米文化”。简简单单的一钵糯米,可蒸,可烤,可以酿酒。糯米食品在不同岁时节气也有不同的呈现,正月十五的汤团,四月初八的乌米饭,四月十八的芝麻糯米团,端午的粽子、重阳节的糯米印花糕、菊花糯米酒,腊月正月的八宝饭,或是敬神祭祖,或是祛邪保安,或是喜庆团聚,都蕴含丰富和底蕴深厚。

近代以来的上海,随着各地人士的汇聚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诸多风俗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八宝饭由于其被接受的广泛程度,也渐渐地从岁时食物向大众点心转变。在19世纪末之后的沪上各大报刊广告中,可以找到八宝饭的身影,当时八宝饭已是许多茶楼、食肆日常供应的品种。如1909年1月4日《申报》刊发的一则“新開文明雅集”告示(见下图红色处标出部分):

特别美味小酌每客小洋五角,二荤盆二热炒一汤,点心八宝饭杏仁茶每客小洋一角,虾仁春卷一品馒头每件小洋二分。

1909年1月4日《申报》刊发的告示提到八宝饭

八宝饭的大众化、日常化与上海糕团行业的兴盛不无关系。上海本地原来盛行小圆子、米糕、甜酒酿、八宝饭、粽子以及小馄饨、小笼馒头等点心。1851年(清咸丰元年)开始,苏州糕团店陆续来沪,有“五芳斋糕团铺”“西万兴糕团铺”,后来又有“北万兴糕铺”,到抗战胜利后,沪上已有大小糕团店摊两三百家之多,这些商家无一例外地都会售卖八宝饭,而上海郊区乡间家家户户自制八宝饭的习俗至今仍在传承。

上海市民海鲜姐喜爱本地文化,还是一位推广上海本土文化群的群主,春节之前在群里,她特意讲到本地人其实是自己做八宝饭的:

我伲上海本地人以前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家里做八宝饭的,自己做的八宝饭软硬适中,吃起来很舒服,而且放了猪油特别香。今年春节之前,我婆婆照例自己做了好几碗八宝饭。本地人的八宝饭是用糯米做的,主要配料包括:豆沙、枣子、瓜子肉、核桃仁、红绿瓜丝、枸杞、葡萄干等。

接近传统的一款上海八宝饭(仅供参考)

八宝饭原料其实有讲究

八宝饭无疑是糯米在形态上的升华,但是糯稻种类繁多,并不是都适合作为八宝饭的原料。事实上,大多数糯稻更适合酿酒。总体上,糯米有长糯、圆糯之分。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而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相比长糯米,圆糯米更适合做八宝饭、粽子、酒酿、汤圆等点心。

但也有美食专家认为,必须圆糯米和长糯米各一半才更有口感。此外,用血糯米做的八宝饭则另有一番香甜,和烂熟的莲子更是绝配。

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的《俞氏空中烹饪》杂志中刊载的“猪油夹沙八宝饭”制作工艺

八宝饭制作工艺繁琐

八宝饭制作工艺较为繁琐。首先要蒸糯米饭,糯米要预先浸泡煮烂,再隔水蒸出来。较为老派的做法,还要再加入些许猪油搅拌而成的,雪白油亮,让人看后垂涎三尺。但现今无论是商家和家庭自制都已较少再拌入猪油了,据说新雅、德兴馆等老字号还在秉承这道工艺。另外,装碗成型前,碗壁上还是需要刷一层猪油的,这样就不会黏连,倒扣成型时,才能一气呵成。

豆沙当然也是自制的最好,一定要选薄壳的当年豆,先放到高压锅里压熟,再碾成豆沙过滤,放入锅内熬煮。熬的时候,要加入白糖,并持续搅拌,颇为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这“两宝”到位后,还要准备其它“六宝”,不同的商家都有各自爱好,但大体上无外乎蜜饯,紫金枣、桂圆肉、金橘干、糖莲子、大红豆、青木瓜丝、红木瓜丝、冬瓜糖等等(见下图)。

上海某单位食堂春节前夕自制八宝饭(本报拍摄)

王家沙被上海市民誉为“八宝饭大王”,临近春节,总店门口市民排队购买八宝饭、汤团、馄饨等作为年夜饭点心,点心师傅们忙得几乎都没时间休息。记者了解到,最近一个月,总店光是八宝饭的销量就接近30万只。王家沙制作八宝饭选用专供的优质糯米,制作前一晚需浸泡18小时,之后用木桶蒸米,再用秘制配方搅拌,保证软糯香甜。

对于八宝饭而言,豆沙作为重要馅料是其灵魂,王家沙八宝饭的豆沙选用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门大红袍赤豆,通过手工炒制而成,而这这样的手工炒沙工艺延续至今已经有70多年历史了。

王家沙八宝饭的豆沙采用手工炒沙

八宝饭“花样经”越来越多

如今,市民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而八宝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路商家为吸引更多求新求特的客户,在八宝饭的“花样经”上也是做足了文章。对“八宝”原料所指也是不拘一格,例如水果八宝饭、椰汁八宝饭、雪米爆浆八宝饭等新品种都纷纷登场,更有商家大胆尝试用澳洲黄油代替传统猪油,加入咸蛋黄而成的咸味八宝饭。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1月份,同样以点心制作见长的光明邨大酒家推出了三款八宝饭新品种,分别是:芝士椰香馅八宝饭(白糯米)、土豆培根馅八宝饭(双色血糯米)、杨枝甘露馅八宝饭(血糯米)(见下图),按照光明邨官方公众号介绍,新款八宝饭里使用了进口奶油和黄油作为原料。

光明邨大酒家今年推出的三款八宝饭新品种(本报拍摄)

老上海爱吃豆沙八宝饭

资深媒体人、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也是一位美食考据家,曾著有《糕饼一家亲》《江湖一碗面》等书,他认为:

春节饭桌上最后一道往往是甜点——八宝饭、甜羹压轴。八宝饭当然应该是甜口的,不能用咸的(馅料),只有八宝鸭才是咸的,否则八宝饭就变成早饭的糍饭团了。

作为上海人,沈思睿告诉记者,他自己最欢喜吃的仍然是经典口味的猪油豆沙八宝饭

上海人对八宝饭的情有独钟,是一种情怀的体现。这种食品从传统岁时祭祀之用经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演化,而进入寻常百姓餐桌,一方面说明饮食文化传承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八宝饭在百姓社会生活中精神层面的寓意。关于“八宝饭”的咸甜之争,其实大部分市民在去老字号购买时已经说明了他们的选择。创新还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否则过于追求“奇”“特”“怪”,未必能收到理想的结果。

从上海人的视角来看,再丰盛的筵席,没有八宝饭的压轴,显然是不完整的。在互联网、新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网红食品”层出不穷,“来了 晒了 吃了”之后,似乎没有多少回味。但是,八宝饭始终占据着它应有的地位,因为它经过岁月的积淀,有着非比寻常对的意义。饭虽小,情却深,那份香甜过后,这个新年才算过得圆满。

关于上海人的八宝饭,侬有啥分享?

各位市民朋友,关于上海人的这只香甜软糯的八宝饭,侬个人有啥感言搭故事伐?欢迎在留言当中与我们一道分享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