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他们和冬奥记者“隔空对话”
“我正在北京采访冬奥会赛事,小朋友们有没有收看比赛呀?”
开学第一天,黄浦区海华小学的同学们和正在北京参加冬奥会宣传报道工作的解放日报记者龚洁芸展开了一场视频连线。借助网络,孩子们身处黄浦便能“隔空”走近冬奥会,了解记者眼中的北京冬奥会。
这次连线交流,龚洁芸和孩子们从可爱的“冰墩墩”开始聊起。“你们手里的拿的‘冰墩墩’,它的人气恐怕要比谷爱凌姐姐还要旺。”龚洁芸笑说,自己也是在冬奥会开幕前夕才买到一只“冰墩墩”,“之后随着它的慢慢走红,我就再也买不到‘冰墩墩’啦!”隔着屏幕,她向孩子们讲解了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造型、由来和涵义。
在屏幕这头的孩子们或许不知道,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预赛中排名第五,第二天在决赛中却一举夺得了奥运冠军。“你们知道吗,像谷爱凌这样的世界顶级运动员,是怎样在大赛中迅速调整状态的呢?”就这个问题,龚洁芸和孩子们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她告诉孩子们,发布会现场就有记者就此问题提问了谷爱凌,“她在决赛中挑战了自己从未尝试过的、难度极高的‘1620’动作,正如小朋友们考试时,遇到了从来没见过的题目,要怎么去正确面对?”
原来,谷爱凌有着自己的缓解情绪小妙招——在决赛前一天,她用弹钢琴来解压;比赛时,她也佩戴耳机听着自己最喜欢的节奏韵律,“谷爱凌从小学习钢琴,对音乐有着非常敏感的感受力,她就是这样从音乐中汲取力量的。”龚洁芸在冬奥会采访工作中还观察到,还有一些运动员是用看电影、去健身房锻炼等各种适合的方式来为自己加满能量。
“滑雪场上雪是人工造的还是天然的?”“本届冬奥会绿色、环保、低碳的元素有哪些?”“张家口赛区距离北京主赛区有143公里,记者们是如何快速穿梭、实时播报的呢”面对小朋友们一连串的提问,龚洁芸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一一为他们做了详尽的解答。在连线中,同学们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冰墩墩”彩泥、扫雪车模型、“冰墩墩”“雪容融”剪贴画等特色寒假作业成果。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期间,海华小学的孩子们在家中开展了冬奥创意DIY,锅碗瓢盆一起上,原创家庭版冬奥会乐趣多多:二(2)班华亦肖小朋友将盆中装满水,插入勺子后冰冻起来,一个简易版“冰壶”就制作完成了,平滑的冰面在瓷砖上自由滑行,仿佛在冰壶场上一般;四(5)班的刘昱和爸爸一起亲子合作,利用快递纸盒、橡皮泥和一些小人偶,制作成一个“高山滑雪场”的模型,上面不仅有冬奥吉祥物,还有彩铅绘画而成的“广告牌”,栩栩如生;三(4)班曹欣妍用塑料瓶盖和橡皮泥巧妙地做成了“Q版小冰壶”,在桌上就可以轻松举行“冰壶比赛”,创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