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藏品讲故事 | 你知道被称为“小燕子”的上海乒乓女将是谁吗?

2022-04-16 18:44:23 来源:上海体育 选稿:吴怡闻

上海乒乓女将郑敏之打球为何被称之为“小燕子”?

 毛遂自荐后获得怎样辉煌的战绩?

本期“听藏品讲故事”小体带你走进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三展厅,一起寻找答案。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老一辈耳熟能详的话,生动的说明了新中国女性在地位和权利保障上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至今,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女性代表,在咱们体育界更是如此。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的第三展厅“活力之城”里,陈列着一只充满岁月痕迹的球拍,它的主人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运动员,为新中国乒乓之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她的故事——上海乒乓女将郑敏之。

图片

上海乒乓名宿郑敏之使用过的球拍

“小燕子”毛遂自荐

图片

进入国家乒乓队的郑敏之

郑敏之生于1945年,从小父亲的影响下接触乒乓球。她的成名之路可谓“跑步前进式”,15岁入选国家队,次年就在全国比赛中击败中国首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一战成名。郑敏之是横板球手,擅长削球,因为步伐比较灵活轻盈,防守稳健,国家队里常常称郑敏之为“小燕子”。1963年,18岁的小燕子亮相世乒赛场,这是她首次代表国乒参加国际比赛,此次比赛中,她搭档张燮林击败日本冠军荻村和松崎的组合,迅速在国际乒坛扬名。

就在国家乒乓球队开始准备第28届世乒赛时,郑敏之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领导毛遂自荐,要求参加世乒赛团体赛。这届世乒赛对于中国女队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届要力争打翻身仗的比赛。因为第2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获得三座奖杯,却都与女队无缘。

图片

容国团指导率中国女队备战第28届世乒赛

为了准备这届世乒赛,女队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员调整:容国团出任女队教练,庄则栋等名将协助女队训练。当时,球队已经确定了参加团体赛4人名单中的3人,还有一个名额将在郑敏之与另外一名队友之间竞争产生。就在领导层举棋不定的时候,郑敏之给领导写了一封请战书,主动要求出战。

郑敏之说:“当时我就一个理念:我行!一、通过几年的专业训练,我对自己的技术能力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心;二、当时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队,而在跟日本队员的较量中,虽然互有胜负,但我觉得一些场次的失败并不是我的技术不如他们,而是准备不足;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督促着我。英雄人物王成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教导我们要勇于挑担子、加压力。”

在如此有理有节的主动请缨之下,领导批准了郑敏之入队。为了不辱使命,她开始了“魔鬼式”的训练,因为作为削球选手,“顶重板”和“救刁球”是她生命中必须承受的磨练。

世乒赛拿下首个女团和女双冠军

图片

1965年容国团带队,首捧世乒女子团体冠军奖“考比伦杯”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举行。作为女团决赛的奇兵,教练组决定让削球手郑敏之打头阵。郑敏之回忆说:“正式比赛开始了,我在手上写着‘高度集中,排除干扰,一定要胜利’的字句,捡球时就看一眼,全身心投入比赛, 甚至连场上的观众都忘记了。”正是这份稳定的心态和从难从严的训练,使得她在决赛中以2:1战胜了日本选手关正子,最终中国女队首次捧起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奖杯——“考比伦杯”,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图片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郑敏之和林慧卿首捧世乒赛女双冠军“波普杯”

在接下来的女双比赛中,郑敏之又与林慧卿搭档,拿下女子双打冠军,这又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突破,国乒首捧“波普杯”,实现女双金牌零的突破。最终,此届世乒赛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标志着中国乒乓男女队均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首捧女团“考比伦杯”的国乒女队被国人爱称为“神州四英”。其中郑敏之、林慧卿和李赫男三个都是上海队的。而男团主力被称为“国乒五虎”,其中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也都是上海队的,五居其三。足见当时上海乒乓的雄厚实力。

邓颖超赞:“小球震动地球”

小小的乒乓球,曾以世乒赛为舞台,演绎出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小球震动地球。以乒乓外交为契机,中美关系逐步破冰。郑敏之幸运地成为这桩历史风云事件的亲历者,这也成了她人生最为难忘的记忆之一。

图片

1971年5月1日晚,在天安门上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说:“这是第31届世乒赛回来的中国乒乓队的郑敏之。”

1971年5月1日劳动节,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从世乒赛归来的国乒队员们,并邀请他们当晚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焰火。每当郑敏之回忆那晚的场景,依旧很激动。“在天安门城楼上,陪着毛主席向前走的周恩来总理突然叫我的名字,‘郑敏之!郑敏之!’,叫了好几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总理在叫我”。后来,邓颖超也搂住郑敏之,她说:“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小球震动了地球啊!”

时间一晃而过半个世纪多过去了,如今的郑敏之依然在热心发展乒乓球事业,积极推动群众性乒乓球活动。譬如,比较出名的“敏之杯”社区乒乓球比赛,已经举办了第十四届。可以和乒乓球爱好者们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可以为促进社区体育蓬勃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尽一份力,这就是郑敏之的快乐源泉。在她身上,当年的“小燕子”灵动依旧。

文:《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乒乓世界杂志、中新网、新闻晨报

图:《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中国乒协官网、东方网、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