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驿站”,为居无定所、有家难返的他们安置一个“家”

2022-05-12 16:06:47 来源:上海嘉定 选稿:常善喻

“谢谢你们一路护送、平安送达,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5月10日上午,陶女士听到哥哥小陶(化名)抵达花桥的消息,激动不已。

孤身一人,从方舱医院到“我嘉驿站”

4月28日下午,小陶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出院后,转运到包桥“我嘉驿站”进行健康监测。“起初,我们只发现小陶和其他人略有不同。他孤身一人过来,不善交流也寡言少语,几天时间没有换过外套。”“我嘉驿站”包桥工作组指挥长刘军说。5月4日晚上,一通来自嘉定区委宣传部的电话,让他进一步关注起小陶来,“电话里说,他的家人一直在找他。”

原来,小陶是智力一级残疾,意外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由于没有手机,进入方舱后与家人失去联系。随后,工作组联系到小陶的父亲和妹妹,告诉他们已妥善安排其住宿、饮食。“我们提醒保安和同寝人员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发放慰问点心,另外我把自己的衬衣送给他,方便换洗。”刘军说。

“当时联系不上哥哥,我们一家真的着急坏了,这几天,通过视频通话看到哥哥被照料得很好,我们也安心多了。”陶女士表示,哥哥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虽然平时话不多,但非常勤劳,“真好,我们终于找到他了!”

两地接力,从“我嘉驿站”到昆山花桥

5月4日,小陶7天的健康监测期已满,如何顺利让他回到位于花桥的家中呢?在区委宣传部、区方舱办、区残联、安亭镇残联、安亭镇长三办、马陆镇卫生服务中心和花桥星浜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多次沟通协调,包桥工作组厘清了从嘉定到花桥的转接条件。刘军表示,由于小陶所在社区需要其5天内3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走接收程序。于是,工作组安排医务人员特地上门,帮小陶在6天内做了4次核酸检测,完全达到转接标准。此外,身份证、残疾证、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出院小结、国家会展中心临时收治点解除隔离医学证明以及“5日内3次核酸报告(阴性)”等相关转接审批资料也已备齐并填报了相关信息。终于,5月9日晚上9点,小陶的返花申请审批通过。时间不等人,第二天上午,一场爱心接力上演了。

5月10日上午7点半,小陶踏上回家之路,这一程由刘军护送。“今天,我们受监护人的委托,护送小陶回家,疫情暂时隔开了嘉定和花桥的物理距离,但是我们觉得,责任坚守无边界,爱的接力零距离。”刘军坚定地说。8点半,小陶一行抵达位于嘉定、花桥两地交界处的G312国道兆丰路卡口,刘军替小陶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报平安。“爸爸!”“诶……”大抵是思亲心切,听到电话里父亲哽咽的声音,小陶忍不住也落泪了。

“你自己当心点。“好。”“等半个月就到家里了。”“好,知道了。”“你乖一点。”“好……”小陶一字一句、响亮又激动地说着“好”,随后转身悄悄擦了擦眼泪,尽量不让父亲听出异样来。“你放心吧,我们很多人都在关心他,没问题的。一会做个抗原检测,9点那边就来接他了。”“好的,谢谢!”8点58分,两地工作人员完成交接,小陶拎着爱心礼包、带着随身用品,再次踏上了返程之路。

“我嘉驿站”,为他们安置一个“家”

其实,像小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疫情期间,一些来沪人员因为意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他们从方舱医院出院后,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无法回家。“我嘉驿站”作为嘉定区的一项创新举措,主要接收方舱医院治愈出院后,居无定所、有家难返人员进行7天健康监测管理。

包桥小学作为“我嘉驿站”安置点之一,有20间教室改造成的临时住所,每间内设5个床位,行军床、个人洗漱用品、电风扇、移动厕所、洗漱间、热水间……这让不少入住人员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我们为驿站人员设立了分区分时洗漱、分区如厕。同时,创新开展‘三个五’区间活动,一是同寝室人员每次活动不超过5人,二是每次活动时人员间隔5米以上,三是每次活动至少15分钟。针对特殊人群,例如白血病患者,我们还专门设置了特需间,做到专人专用,给予特别的关怀和照顾。”刘军说。

除此之外,驿站持续开展“找家、送家”行动。针对确实无家可归人员,区方舱办将转至区民政局实施救助安置。目前,包桥“我嘉驿站”已有88名人员顺利解除健康监测返回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