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身边人说身边事 大学师生用抗疫“小故事”传递“大能量”

2022-05-13 19:33:07 作者: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妈妈,你答应的14天回家,现在都几个‘14天’了,你怎么还不回来?” “妈妈忙完这段就回去了!”

“原来17点吃的午饭真的很香……”

“我是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我请战!”

“江浙的援护医疗队来了,河南的蔬菜和内蒙古的牛奶也来了!”

当一组组令人动容的镜头一一呈现时,屏幕前的上海电力大学师生破防了。

5月13日下午,上海电力大学全体师生相聚“云端”, 同频共振同上一堂课,在这堂别开生面的疫情防控大思政课上,聆听身边人的战疫故事,感受疫情下上电校园里的人间温暖和爱的守护。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让学生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凝聚奋进力量、担起时代责任,学校把2个多月来发生在师生自身的、身边的抗疫故事化作鲜活的思政教材,通过现场采访、隔空对话、娓娓讲述等方式融入思政课堂,引发师生共鸣,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堂大思政课围绕“师生携手共克时艰”“八方驰援同心抗疫”“ 千言万语静待春天”3个篇章展开,从“抗疫有方:速度与温度”“抗疫有我:责任与担当”“抗疫有毅:思考与成长”等主题切入,生动讲述了上电师生逆流而上、奋战坚守的抗疫故事。

故事里,已近两个月没有离校回家的沈梁燕,只能在工作之余,偶尔通过电话和视频表达对家人、爱子的思念和牵挂。可她最心疼的却是年过50的学校医务工作者,日夜坚守,连轴转为在校万余名师生测核酸、保健康。镜头里的沈梁燕一度哽咽了,屏幕前的师生也泪目了。

“同学们,不要怕,我会一直陪着大家”,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全天候随叫随应,统计各种数据、关心生活需求、关注学业就业、回应家长关切……每天从黎明忙到深夜,逆行返校的辅导员鲜为人知的艰辛和忙碌,感动着台前幕后的人。

一日三餐、物资转运、垃圾处理、校园消杀、安保巡逻,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在疫情期间却困难重重。告别亲人、舍下思念,后勤人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无怨无悔。铺上纸板、垫上泡沫板,随意拼接几张椅子,就是他们的临时“床铺”。

一组红手印,一张请战书,退伍兵志愿者队伍火速组建;党员带头,勇做先锋,送餐突击队即刻上岗;还有“国护队”“天使白”“志愿红”“藏青蓝”,奔波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

一个人的课堂,一车车的物资,一句句叮嘱,一声声感谢……

这些师生并肩战疫的真实故事、真实画面、真实情感,刻画出一组后勤保卫默默奉献、党员师生冲锋在前、辅导员逆行守护、志愿者挺身而出、青年学子全力以赴、社会各界的爱心驰援等的感人群像,展呈了一张上电人齐心战疫、守护彼此的动人画卷,让上海电力大学的这堂大思政课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正如学校党委书记李明福在课堂上所讲,“一幕幕同心战疫的场景,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都镌刻着上电人的使命担当,讲述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在这堂大思政课上,一帧帧镜头,一幅幅画面,都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上电学子。电气工程学院梁雨晨和她同寝室的大二同学也都是感受颇丰,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思政课,让我们在镜头里看到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物,这种近距离的、生动画面展现方式,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也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

数理学院研究生王威龙说:“上完这场云上直播课,我才真正知道目前平静的学习生活背后凝聚了多少人付出。原来我们能按时吃上的饭菜,是多少后勤人员连夜奔波多处才获得的;我们能分时段洗澡,是多少老师和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周密安排的结果。”

“当我看到辅导员老师们吃着17点之后的午餐,没日没夜的忙碌着,特别是看到崔释匀老师真的瘦了很多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电信学院大二学生顾婕感动地说着。

“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原来你们付出了这么多”“一个人的课堂让我破防了,亲爱的老师,好期待我们能在教室里上课”“全国同胞、广大校友的捐助我们都收到了,谢谢你们,让我们感受到爱和温暖”“我也是一名志愿者,我为我们可爱的学校和可爱的师生骄傲,大家一起加油!”直播平台的留言区,被同学们的感恩、感激刷屏了。不宣读文件,不干讲道理,这一堂紧密结合现实的大思政课,在润物无声中走进了学生心里,引发了学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