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门里,他驻守了51天

2022-05-16 13:31:19 作者:柏可林 来源:东方网 选稿:朱燕亮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16日报道:从3月27日算起,杨赜已经一个人在漕宝路泵站驻守了51天。

早在漕宝路还只是一条小泥路的时候,泵站就在这了。80年代,漕宝路泵站建成投产。在一扇不起眼的银色小门里,这个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米的泵站却承担着举足轻重的民生保障任务。“虹梅路-蒲汇塘-漕溪路,这一带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面积约1000公顷。”杨赜说。

杨赜是城投集团上海环境下属上海阳晨排水运营有限公司龙华水质净化厂的车间主任,公司下属11座污水输送泵站,肩负着徐汇龙华、长桥,闵行江川区域周边居民区生活污水输送的重责,总服务面积达2600万平米。

3月下旬,上海多处居民区进行封控管理,杨赜身边的同事也陆陆续续被封在了小区。“总共八个人,除了我之外,另外七个人都出不来。于是在3月27日那天,我就留在了漕宝路泵站。”杨赜说,“泵站服务着附近田林、康健、虹梅、漕河泾等多个街道,居住人口密集,还有第八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隔离点、商业综合体,泵站运维不能停!”

别看漕宝路泵站其貌不扬,但它却是公司11座泵站“重中之重”的污水泵站,承担着公司将近60%的污水输送量。漕宝路泵站负责将康健泵站、微电子泵站污水提升后输送至龙华进水泵房,最终输送至白龙港污水厂。

疫情期间,居民基本足不出户,污水排放量较日常显著增大,因此,泵站的巡检工作更不能掉以轻心。这51天里,杨赜的生活作息规律得甚至有些刻板:早上6点起床,例行巡视、清洁消杀、吃饭、休息、晚上11点睡觉。在工作交接日志里,整整四页都只有他自己的名字,最后一名访客登记记录停留在三月。

泵站共有9台泵,保持4至5台常态化运行。巡检时,杨赜会观察水压、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记录仪表的数据。泵发出隆隆的响声,脚下的地板也有些微颤,一台泵平均每小时可以输送900方的水。这一个多月里,这些泵就像忠诚又靠谱的老朋友,不知疲倦地日夜工作着,和杨赜一起默默守护一方平安。有时,杨赜也会好奇现在“外面”的形势如何了?“临睡前与家人视频时,听说最近外卖品种越来越丰富了,配送速度也越来越快了,这是好现象。”

疫情发生以来,在城投集团上海环境里,像杨赜这样坚守在岗位上的员工还有很多。水务14人在11座泵站上独自坚守1个多月,38人承接处理方舱医院污水,切断病毒在污水处理环节中的传播链条,保证厂区平稳运行;医废收运铁军向疫而行,确保全市医废的动态清零,安全处置医废5.4万余吨;11支生活垃圾专项处置团队和中转团队,封闭驻厂近60天,处置固废垃圾超104万余吨;更有一批90后青年骨干,直接深入100多个方舱、隔离点,收集分析各区块动态清运情况,日均回应收运需求上千条,畅通了信息渠道。正是默默无闻的人坚守在生产运营的前线,才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