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书记”临危上任: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会坚持到最后一班岗!

2022-05-20 20:48:10 来源:上海徐汇 选稿:潘子慧

“3月份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成立临时党支部。作为小区最年轻的楼组长,我只报名参加了小区的防疫志愿服务,后来才当了‘救火书记’。”眼看着快要进入五月下旬,封控在小区2个多月的朱卫东,想要回到工作“正轨”还得再等等。因为,他接任的华悦家园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书记的担子,还需要接着挑下去。

“最年轻楼组长”临危受命

朱卫东所在的华悦家园,是虹梅街道辖区内的一个大型社区。3000户居民有着8000多人口,约占该街道的四分之一人口。

小区不仅人口多,而且人员结构复杂。“不仅有大量动迁居民,还有更多工作在漕河泾开发区的青年白领,小区内老人多、租客多的情况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原来,华悦家园从3月中旬就出现一例阳性病例,并开始进入封控状态。然而进入四月后,情况急转直下,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上百例。

“这么一个大型小区,几名居委干部在长期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下早已疲惫不堪,有两名居委干部因身体原因,先后离开了工作岗位,小区急需一支年轻的党员队伍挺身而出,支援居委工作。”朱卫东就在此时临危受命,扛起党员先锋队大旗。

原来,朱卫东的工作单位是中国电科21所,他在该所担任电机事业部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由于生活和工作都在虹梅街道,并且多年来担任单位志愿服务队队长,常年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各个角落,所以他在社区颇有影响力。

“小区和单位是党建共建单位,所以之前就相互熟悉,联系也比较紧密。”因此,在众人的举荐下,朱卫东由楼组长成为临时党支部书记。

“尤其随着疫情的逐步蔓延,街道党工委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临时党支部就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了。”

据悉,组建的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是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党员队伍,正好与社区党总支的退休老同志形成互补,以党建引领,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居委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官”升一级压力翻倍

朱卫东告诉记者,他们小区100多名在职党员,通过临时党支部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并组建了统筹协调组、宣传简报组、环境消杀组、物资运输组、采购配药组这五个专班小组。“他们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与居委一起共绘抗疫‘同心圆’,为社区防疫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比如,由上海市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的党员担任物资运输组负责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党员担任环境消杀组负责人,市属企业的团委书记和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担任简报宣传组的负责人等,临时党支部充分挖掘社区专业人才,做到人尽其用,不断充实小区防疫力量。

当时,朱卫东和同志们通过总结前期的经验发现,消杀工作是防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消杀小组成立后,立即加强了小区接收快递区域的消杀规范,并划分了6个消杀静置区,确保物品在消杀静置30分钟后再进入小区进行分拣。“主要检查消杀静置是否到位,是否进行了六面消杀等等。”

他们还录制了消杀培训视频,对小区28个门栋的消杀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各楼栋做好快递进小区后的二次消杀及楼栋消杀的工作,对电梯按钮、扶手等经常接触的区域进行重点消杀。通过“华悦安全小课堂”向居民宣传快递入户后的消杀注意事项,提醒居民加强个人防护意识等。

“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后,加强了小区整体的防疫力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朱卫东还介绍道,“在居民区党总支、三驾马车齐心协力共同守护下,病例增加到103例后就按下了暂停键,然后保持了将近二十几天再也没有出现阳性患者。”

随着“官”升一级,朱卫东责任也越来越大,在家的时间也越来少,以至于女儿看到穿大白的他会问“你是谁呀”。“虽然人在小区,但是陪伴孩子的时间却很少。”

“微信里的好友和工作群数量翻了倍,有时也觉得自己像一个客服,7×24小时连轴转,随时需要帮助居民解决协调各种问题。比如居民半夜临时有事找你,你都得解决对吧?”

尤其当得知小区内居民身体不适需紧急就医时,朱卫东和组员二话不说,在获得居委同意后,一次次地自驾送病患至医院。

他经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只要社区有需要,我就会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把小区的工作继续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