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为建设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从武康大楼到徐汇滨江,从被誉为“垂直硅谷”的西岸智塔到正在焕发新生的漕河泾开发区,过去五年,是徐汇区全面建成一流中心城区的五年,也是全区党员干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面建设创新之区、幸福之区、文化之区、美丽之区、法治之区的关键五年。
面向未来,此刻,上海徐汇已树立新的目标愿景: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做强核心价值、做优城市形态、做好民生保障,敢为先锋、创造新奇迹,努力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未来的徐汇,城区核心竞争力将跃上新高度,自主创新发展汇聚新动能,人民城市建设展现新气象,城区软实力实现新提升,现代化治理将取得新进步。一个呈现海派与世界之汇、创新与人本之汇、初心与未来之汇的大城大区,正蓄势待发。
加速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
在6月16日举办的上海市投资促进大会上,徐汇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产业创新园”作为上海首批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对外发布,将打造上海元宇宙的产业首选地、人才蓄水池、业态创新炉、集成应用场和制度先行区。
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特色产业创新园
早在今年1月,徐汇区就率先将“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区块链领域以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为引领,结合“ART(艺术)+AI(人工智能)”双A引擎,在NFT数字藏品领域积极展开探索。从人工智能到元宇宙,过去五年,徐汇区敏锐捕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建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浦江实验室、期智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为引领,依托商汤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图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明略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汇聚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华为、小米等一批龙头企业。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创造了超百亿元总税收,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徐汇区围绕打造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和核心区的目标,明确了创新策源地、产业磁力场、应用试验田的功能定位,并以“西岸数智谷”为品牌、以人工智能大厦和人工智能小镇“双T”载体为核心,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代表并获国务院表彰。2018年以来,徐汇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2021年,全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565.8亿元,较2018年实现翻番。目前,徐汇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总数累计已达636家,注册资本合计达到799亿元。区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信息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全区GDP约16%,2021年总营收1330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全市信息服务业总体量约12.5%。作为徐汇数字经济的标杆项目,西岸智塔(AITower)目前已汇集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150余名博士和3000余名技术人员,形成专利、商标和软著等知识产权1万余项,全球投融资总额达到130多亿元,楼宇经济产值达到每平方米1万元,初步建成了集总部办公、国际交流、应用展示、研发转化为一体的“垂直硅谷”。
西岸智塔(AITower)
与此同时,集成电路产业也在徐汇区拥有日益雄厚的产业基础,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地,持续发挥重要的经济驱动和创新引领作用。成立于2004年的澜起科技成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企业之一;成立于2008年的巨哥科技作为国内红外热成像的领军企业,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徐汇区积极发挥人工智能引领变革的“头雁效应”,培育和引进了一批融合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持续深化生命健康、艺术传媒、金融科技、商贸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徐汇先后引进莉莉丝、鹰角网络等一批发展动力强劲的数字文娱企业,趣加互娱中国总部也正式落户徐汇,扎根徐汇多年的米哈游则跨入十亿级的发展规模。在金融科技领域,徐汇聚集了杉德、汇付天下、金融壹账通等一批标杆企业。2021年,中电金信全球总部在西岸智塔揭幕,将在上海建设国家级金融信创适配中心。在生命健康领域,徐汇区连续两年开展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徐汇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出年平均增速14%,2021年全区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出829亿元,同比增长16.29%。目前,徐汇已集聚生命健康相关企业近3000家,包括默沙东、强生、艾昆纬、唯美、费森尤斯、津村、开健、参天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和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济民可信、齐鲁制药、平安好医生等国内龙头企业7家。此外,徐汇还搭建了上海交大分子纳米、上医中山免疫治疗、交医医工交叉与医学人工智能创新转化中心等5个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新型研发转化平台。2020年,以枫林国际中心为核心的徐汇生命科技园纳入全市“1+5+X”特色产业园区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枫林”品牌逐步凸显。在此带动下,五年来,徐汇城区经济实力和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1年,徐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38.5亿元,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439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区域五年来累计举办国际品牌高端首发活动200余次,引进全国或上海首店400余家,获评“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商贸业流量效应不断扩大。目前,区内税收超亿元楼宇已达44幢,区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主动对接复制自贸区制度创新,近年来,徐汇区相继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区。通过推进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建设,徐汇区率先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98%涉企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此契机下,徐汇总部经济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底,徐汇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100家,研发中心30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居中心城区第一,区域营商环境明显优化。迈向未来,在建中的西岸金融城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73万平方米,涵盖商办、租赁住宅、酒店、会展、文体等多种业态。项目所在的上海西岸,已经于2021年启动打造徐汇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推动数字生活、经济、治理三大领域融合发展。
西岸金融城
结合徐汇“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中部提升”的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两极两带”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西岸数智谷产业集聚增长极将持续突出AI与水岸生态、艺术人文、智能体验相结合,重点建设国际人工智能总部基地;未来,这里还将释放100万平方米新增载体,带动徐汇滨江“一港一谷一城一湾”联动发展,打造400万平方米的滨江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带。
“生活盒子”开启民生改善新篇章
2020年2月,徐汇区火线开发“汇治理”小程序,一经上线就成为徐汇居民和基层管理者手中好用、管用的疫情防控“利器”。今年6月1日,新版“汇治理”移动端正式上线,新上线的“汇治理3.0版”实现了从防疫轻应用向数字治理“平台化”的蜕变。哪里可以完成核酸检测,是当下上海市民都关心的问题。在“汇治理3.0”版的市民端,“核酸采样点查询”被设置在显眼位置,只需手指一点,在数据后台,市民所在位置与附近的核酸采样点就能动态关联。清晰的地图点位,让核酸检测更易“触达”。此外,“汇治理”市民端还开发上线了服务地图、“码上防疫”等功能,标志着“汇治理”不仅面向市民,更是一个智能服务的系统集成,服务市民、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等“四端”,全面重塑区域数字治理体系。近年来,徐汇区从“实战管用、基层好用”出发,全力推进“汇治理”改版升级,提升“两张网”的实战应用效能。在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打造汇聚“人、房、地、物”多维度的数字底座,构建数字孪生城区。做强区、街镇两级城运平台,逐步实现“底数清、问题明、预警准、反应快”,推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相互赋能、相互融合,为城市有机生命体开发“最强大脑”。
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从线上到线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一直是徐汇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徐汇区加紧“三旧”变“三新”老旧小区再提升计划,目前正聚焦区内3.5万平方米零星二级以下旧里,30万平方米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屋,900万平方米公房、售后公房及部分早期商品房,明确了“1年零星旧改全部完成、3年住房修缮整体竣工、5年成套改造全面启动”这一民生改善目标。此外,通过加快小区周边及重点景观区域改造,徐汇区将持续推进业态调整、架空线入地、景观道路提升工程。结合社区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全面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老旧小区居民过上新生活。在建中的新鸿基徐家汇中心项目,高370米的T2塔楼正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中,整个项目将于2024年全面竣工。近年来,随着徐家汇天桥连廊一期和二期贯通、教堂广场建成开放,成为徐家汇又一个“城市会客厅”,徐汇北部中央活动区功能得到快速提升。而在繁华商圈的“B面”,以徐家汇乐山新村为代表的老旧社区,是民生改善的底线,也是城市发展温度的体现。在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这个曾在上海率先探索实行医养结合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点,今年也将率先施行“增能”计划。
乐山绿地
为此,徐汇区正努力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按照15分钟服务半径,13个街镇划分39个片区,每个片区建设1个邻里汇“生活盒子”,因地制宜配齐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点、社区文体、社区助浴点等“新四件套”,提供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亲子服务等民生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民生服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从2018年率先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到2021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过去五年间,徐汇区不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高质量创新发展。近年来,全区9万多名党员广泛开展理论大学习,从“四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经验智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新“研习汇”开放式组织生活,打造“初心党课联盟”,率先探索党课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有效覆盖党员群众100余万人次,坚持凝心铸魂,锻造新思想引领的精神主轴。从伫立黄浦江畔的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到扎根老百姓家门口的“66梧桐院”,徐汇区始终坚持“发展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以区域化党建大联动大发展为抓手,构建日益丰富、日趋完善的功能区党建品牌矩阵。
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
五年来,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始终扎根滨江开发建设一线,去年6月投入使用的新时代上海滨江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则积极践行“把最好的滨水资源留给人民”,打造了“人民城市”鲜活范例。通过《“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城市新空间,党建新亮点》《卓越新水岸,世界会客厅》等三大篇章,人们在此可以聚焦上海“一江一河”两岸城市新空间的谋划推进与资源整合,全面了解滨江党建“全城效应”的创新实践,同时也不断擦亮徐汇的滨江党建“金名片”。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西岸人工智能大厦首次进行全球推介。而今,这里也成为徐汇乃至上海标志性的楼宇党建阵地。通过探索“楼智汇”新机制,徐汇以党建引领“楼宇善治理、企业强发展”,开启了人工智能党建新模式,构筑起一批楼宇党建“新地标”。天平街道“66梧桐院”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距今已有近90年历史。在徐汇区委、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统筹,把最好资源给社区群众的思路指引下,这里成为一个由三栋建筑、一座庭院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枢纽。坚持以党建促风貌保护、促文化挖掘、促民生服务,徐汇区近年来不断强化风貌街区治理和品质提升,“66梧桐院”等家门口“最美党群服务站”塑造了风貌区党建的独特风景线。
66梧桐院
在徐家汇商圈,徐汇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7项举措,将党的组织融入经济脉络、网格单元和各类人群,全力助推新时代城市商圈建设,激活商圈党建“新动能”;在漕河泾开发区,持续创新以“徐汇区AI党群服务站”和“虹梅庭”为代表的“两新”党建枢纽平台,创建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基地,为“漕开发”潮汐涌动的20万园区白领营造了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持续厚植园区党建的“创新极”。聚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徐汇正探索治理现代化的先行样板。其中,聚焦为民服务堵点,徐汇率先在整区域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融合构建“500米党群服务圈”;聚焦物业治理痛点,开展“汇治理·美丽家园先锋行动”;聚焦旧区改造难点,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片区一体化治理,徐家汇乐山片区经过历时3年的整治,告别了困扰居民多年的“脏乱差”;聚焦公租房治理盲点,徐汇区逐步构建公租房党建新范式,龙南佳苑、永嘉路“嘉园”等打造了“筑家、留人、聚才”的温度社区。
聚焦基层队伍焦点,徐汇统筹实施居民区书记“领头雁计划”和社区工作者“全面成长计划”,涌现出尚艳华、苏嵘、赵国庆、吴菊玲等居民区书记典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徐汇区广泛组建临时党组织、党员突击队,构建党建引领“联防联控”体系。全区3700个基层党组织和9万余名党员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9万在册党员、4万报到党员、5万各领域志愿者以及991名市级机关干部、1264名区级机关干部整编入列,筑起社区战“疫”的红色堡垒。
厚植武康大楼等城市文化IP
去年9月,武康大楼主题邮局亮相,在上海著名的历史建筑武康大楼以西,以复古的木质装修设计打破了人们对邮局的传统印象。邮局的咖啡售卖区由上海邮政与上海老字号品牌乔家栅旗下的“乔咖啡”联合打造,使之成为上海首家“邮局咖啡馆”。近年来,围绕“三减三增”理念以及“打造人民城市衡复样本”的总体目标,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活化精品迭出,武康大楼、黑石公寓、淮海大楼、瑞华公寓等优秀历史建筑相继修缮更新,成为上海标志性的城市“打卡地”。2021年6月,淮海大楼保护修缮工程获评第二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2019年,徐汇区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武康大楼进行了全面修缮。大楼的细节造型、修缮材料都遵循了原有建筑风格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调派百名能工巧匠,形成万余张草图,对大楼的每一块砖、每一处装饰细节都进行了详细考证和研究,最终再现了这一经典建筑的原有风貌。
武康大楼
作为上海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2019年,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武康大楼周边实现了“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展现出大楼舒朗的天际线。2020年10月,武康大楼街区又开启“微更新模式”,以天平路淮海中路口的锐角区域作为武康大楼的最佳拍摄点位,将该转角空间向外拓展了3.6米,形成一个530平方米的“源点广场”,不仅增加了“建筑可阅读”的体验感,也使武康大楼进一步成为上海的城市“金名片”和市民家门口的文旅好去处。
近年来,通过创新和丰富建筑内外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徐汇区正着力打造武康大楼的文化IP。2022年1月,“武康路—安福路”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武康大楼周边街区,徐汇区通过“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建立智能化信息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街区人流密集点的有效管控。徐汇区内有着丰富的上海城市红色血脉。近年来,通过加强挖掘活化,徐汇不断深化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2021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者5.4万人次。同年,结合龙华塔保养维护、龙华广场建设等龙华烈士陵园周边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工程,徐汇区着力打造了龙华烈士陵园初心教育基地。同时,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徐汇已推出8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及10个红色地标打卡地图,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互联网”创新模式。
百代小楼
2019年11月,西岸美术馆大道核心场馆之一的西岸美术馆正式开馆,标志着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正式开启。这座美术馆也成为徐汇构建区域乃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平台。
西岸美术馆
以上海西岸为主要载体空间,近年来,徐汇持续引进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传媒企业。目前,上海西岸已连续3年举办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第八届西岸艺博会迎来120余家艺术机构参与,参展艺术品总货值近40亿元。通过加强产业链培育,徐汇正加速推动形成千亿级的艺术品产业规模。2021年,徐汇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营收2300亿元,其中文创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850亿元,同比增长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