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武康路看张充和!你可知道,这位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与武康路的故事?

2022-07-01 11:03:32 作者:徐颖 来源:周到

上海的文艺生活又回来了!

一些小规模的文化展览率先重启,在严格落实扫码预约、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逐步向公众开放参观。

■展厅现场

松荫艺术举办的“来武康路看张充和”特展,从6月中旬起开始接受预约参观,是较早对观众开放的展览之一。 

武康路是上海最有名的“网红”马路之一,这条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来武康路看张充和,你可知道,这位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与武康路的故事呢?

她被誉为才女蔡文姬、当代的李清照

张充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章士钊把她誉为才女蔡文姬;

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的李清照;

作家董桥说她的毛笔小楷漂亮得也可下酒;

著名书法家白谦慎评价张充和的字:“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

■张家孩子合影,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

张充和(1914-2015)是合肥张家四姐妹中的小妹,精于书法、昆曲、诗词和绘画,幼时跟随考古学家朱谟钦学习古文和书法,抗战后又师从书法大家沈尹默。

■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思

1949年,张充和跟随丈夫傅汉思( Hans Frankel) 移居美国。定居海外后,她先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工作,其后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二十余年,课外兼职教授昆曲,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

傅汉思曾这样形容她,“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张充和

松荫艺术负责人潘敦表示,展览之所以取名“来武康路看张充和”,因为画廊就在武康路上。主要展品是张充和的墨迹和书画。包括墨梅、墨竹、山水等画稿,以及张充和与师长友人的书信手稿等。

■张充和 墨梅画稿(一)
董桥题 充和写梅 配诗堂 
纸本水墨

据介绍,画廊自6月14日起对公众开放,实行预约制参观,每小时只有三个观众可以进入,潘敦表示,“疫情期间,首先是保证安全性,其次是给大家一个观展的舒适度。” 

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展览,什么样的时间段,都应该能给人一种安静的气氛,让人感觉到一种心灵的舒适。

张充和曾到武康路拜访巴金

这场展览筹划多时,在潘敦看来,松荫艺术与张充和之间有着诸多渊源,从董桥到白谦慎,从武康路到巴金,每个点之间都有许多故事可以讲。

■林曦绘张充和小像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充和到上海探亲时曾到访武康路。请住在武康路上的巴金为弟弟张宗和的书《秋灯忆语》写序。

张宗和与巴金属于患难之交,巴金读了《秋灯忆语》倍感亲切,他于1994年3月4日致信张兆和(注:张充和的三姐,沈从文夫人):“翻开稿子(《秋灯忆语》)我便想起三八年我和宗和同船逃出广州的情景,现在我把《忆语》原件交给您,请你在方便时代我还给充和。”

■巴金

张宗和的《秋灯忆语》中不只是纪实文字,还有日记、书信和文学作品等,是张宗和与前妻孙凤竹的悲苦生活记录,也记录了战时中国的底层实况。其中涉及了张家十姐弟的故事,也有周有光、沈从文、巴金、汪曾祺等人的战时掠影。

张充和在张宗和去世后曾手抄一本,她说:“我每抄二三千字就会流泪,其中动人处太多……”为此她曾不惜要自费出版这部作品。

张兆和也很支持大弟的作品出版,她在1996年11月27日致信弟媳刘文思:“只要有出版社肯出书,经费大家凑一些,能把它印出来就好。”她还建议把巴金写给她的有关《秋灯忆语》的两封信用上。

2013年,《秋灯忆语》在各方努力下,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充和、巴金的相关信件全都附于书中。而此时,巴金先生已去世多年,而张充和也已是百岁之身,据说她常常躺在床上看这本《秋灯忆语》,每看每落泪。

关于巴金与张充和的见面,巴金在1991年12月2日致信张兆和时,提及充和的来访:“这之后四姐来上海探亲,两次到我家来,谈了三十年代的一些往事……”

■展厅现场

潘敦曾试着想象,“当年充和来到武康路的路径,也许是从淮海路拐进湖南路,到了武康路再右拐;也许从淮海路转进武康路后一路向北;也许是从华山路转进来的,过了安福路再向南……”

他撰文写道:“那时的冷僻小街这几年大紫大红,去年5月松荫也搬到了武康路,离巴金故居很近,人来人往是过客代代,浮光掠影,时空纠缠,三十年后开在这条路上的一间画廊为三十年前这条路上的一位过客办一场展览,听来也许牵强,倒也不算事出无由了。”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藏书报、上海书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