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高温作业的打工人应有特殊待遇

2022-07-06 20:20:09 来源:上海奉贤 选稿:吴曼

这几天,烈日炎炎和酷暑每天和大家相伴,坚守在高温作业岗位的劳动者是否有关心自身健康状况?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们做好应对高温的准备?

高温天气作业不仅仅看气温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通常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可分为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三种。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气温高、热辐射强度较大,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车间。

高温、高湿作业:气温高,湿度大,如纺织印染等。

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搬运等。

WBGT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WBGT指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是摄氏度(℃),用以评价人体的平均热负荷。WBGT不是仅考虑气温,而是综合考虑气温、湿度、辐射热三者的影响,尤其是湿度的影响。

职业性中暑有三种

高温作业后,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出汗、体温升高等。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果超过身体承受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职业性中暑,通常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1.热痉挛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2.热衰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3.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劳动者自己最易发现中暑先兆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时,劳动者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防暑降温饮料,直至症状减轻或消失,必要时及时就医。

用人单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劳动者做好防护

1.改善生产环境

✅合理布局生产现场,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应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配有防暑降温设施。

2.发放劳防用品,密切关注劳动者状态

✅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应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3.合理排班,降低劳动强度

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用人单位应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班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保护劳动者免受高温作业危害。

(转自:上海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