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举办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高端论坛

2022-07-07 12:26:03 来源:上海电力大学 选稿:朱雯

7月2日,由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高端论坛”在云端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指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指委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胡开宝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袁筱一教授等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线上参会,围绕“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主题,共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及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新文科建设。

副校长封金章代表学校在会上致欢迎辞,欢迎嘉宾共谋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同时也向线上参会嘉宾介绍了上海电力大学办学特色。

在大会报告阶段,王文斌教授从12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他指出,要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和学情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俞理明教授主张英语专业教育应将英语视作国际通用语,高校的语言训练必须和专业内容教学有机结合,脱离专业内容的纯语言训练不可取。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梳理了“新文科”的概念与特征,介绍了新文科视域下外语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模式及方向,强调不能为新文科而新文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秀凤教授结合中国石油大学新文科建设案例,介绍了石油特色鲜明的外语学科发展及国际人才培养,通过开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探索不同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融合创新之路。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教授解读了“新文科”之“新”,指出新文科目标定位为融合发展,需要“立足人文面向社会”实现学科融合、中外融合。译国译民集团董事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林世宋从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为翻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切实建议。

曾艳钰教授强调要从学科化、人文性、课程思政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并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虚拟仿真项目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提出要多专业联动,以项目为驱动,更新教师观念,提升专业能力。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教授分享了西南交大国家一流英语(类)专业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指出多专业联动、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等,尤其是以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发展建设的路径很有借鉴意义。“华北电力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负责人高霄教授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的外语学科发展道路,紧紧依靠学科链,比如氢能、双碳等,凸显了外语学科自身价值,并强调要注重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变轨发展。安徽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詹全旺教授回顾了外语专业的发展历史,并以“不忘本来,更利于展望未来”为主线介绍了安徽大学新文科创新之路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例。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卫民教授以上海电力大学教育部新文科项目申报与建设为例,分享了能源电力特色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与具体措施。东华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赵晓临教授结合东华大学日语专业认证探讨了在新文科认证理念指导下,外语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启示和解决路径。

一者科技CEO张井介绍了辅助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几大技术平台,重点介绍了在线智能翻译管理教学平台以及与高校合作的教育部产学研项目。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行业近300人参会。论坛的举办为学院的新文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具有良好借鉴意义的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学院将做好顶层设计,聚焦能源电力特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全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