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唯一的“幼儿园”——崇明东滩坚持常态化水域监测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26日报道:近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CN) 发布全球受胁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白鲟已经灭绝,而它的伙伴中华鲟野外种群也不容乐观。
中华鲟幼鲟 图片来源:庄平
中华鲟与白鲟一样,同为长江旗舰物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个体硕大,形体威猛,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身披大型坚硬的骨板,宛如身披铠甲的战士一般。近年来,由于中华鲟种群数量也在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崇明东滩航拍图 徐中英 摄
崇明东滩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这一特殊的河口生态系统为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长江洄游鱼类在江海之间洄游中对盐度变化的适应以及产卵、索饵育肥提供场所,是长江口重要的自然资源遗产库。对中华鲟来说,东滩保护区附近水域是中华鲟幼鲟唯一的“幼儿园”,是中华鲟成鱼的“待产房”和“产后护理院”,在其生活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力度,对鲟鱼的保护也格外关注。农业农村部陆续发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 2030)》与《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2020年6月6日,《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
中华鲟保护区水质监测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在这里坚守,从未放弃希望,自承担中华鲟保护区各项管理职能以来,坚持常态化开展中华鲟监测以及中华鲟保护区栖息水域监测与管理,致力于保护以中华鲟为代表的水生动植物及其生活的水域环境。愿未来,中华鲟等长江旗舰物种的命运能伴随着“长江大保护”行动迎来新的转折。
(来源:绿色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