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给恐婚的群体性候症开张药方

2022-08-04 09:47:11 作者:堂吉伟德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自称“恐婚”的00后女生方雨晴(化名)说自己最近挺苦恼,与大自己3岁的男友已恋爱3年,到了谈婚论嫁时,男方父母对方雨晴的要求是:“必须生到有儿子为止。”这让她接受不了,她很害怕因为生育问题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的男友及其家人产生矛盾。进退两难的方雨晴拨通了12355,寻求帮助。广东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心理总督导邹永玲分析,各种担心、焦虑导致方雨晴没有信心与男友结婚,但同时,她又认为在自己周围,很难找到跟自己相匹配的男友。(8月3日《中国青年报》)

“恐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时下呈现出愈来愈严重的态势。中国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76%的适婚青年存在恐婚现象。同时,61.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有“恐婚”倾向,并不愿意过早结婚。“恐婚”的结果是,初婚的年龄越来越推迟,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结婚率也在不断降低,2021年我国结婚率仅为5.8‰。适龄青年不婚不育,其结果则是生育率的不断下滑,既极大影响个人幸福与社会稳定,也会给国家人口战略带来影响。

为何恐婚,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既有个性化的诉求,也有群体性的症结。总体来说主要还是对未来的不安全感所致。其间既有个体的认知与判断,也有环境的影响和外界的干扰,还有自我为中心的责任履行,以及对经济压力的承受度等种种因素,都会让适婚青年对婚姻充满焦虑与恐惧,包括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也会让人产生“婚姻的稳固性不牢”等固化性认识,从而在结婚边缘游离而缺乏勇气迈出关键一步。

婚姻是一所最好的学校,但踏进这个围城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让人产生措手不及的困惑。其间有内外两重因素在发挥作用,内因来看,基于对生活质量的保持与担忧,以及结婚后需要承担的巨大责任,都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挑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女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家庭的中心”,以我为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两个原本自我化与自主化的人结合在一起,要做到相互理解与容忍,由单心向同心转变,这等同于一场自我革命,存在极大的难度。

外因来看,结婚的成本居高不下,家长的期望过高,以及对结婚后所带来的预期下降,都会让很多适婚青年在“临门一脚”时犹豫不决。比如越来越高的彩礼,包括婚宴的档次和结婚的仪式选择,不断攀比的社会风气导致结婚成本水涨船高,2020年一对新人结婚平均花费高达23.1万元,5年间翻升3.7倍。再加上高房价现象所带来的影响,结婚让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

恐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超越了个体和家庭的范畴,靠自力与自济很难解决,需要针对问题辨证施治,开一张综合性系统化的药方。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易风移俗,倡导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比如要改变“天价彩礼”现象,在婚礼上也追求简单经济实惠,包括适龄青年在恋爱时也要厉行节约反对攀比,注重精神内涵而减少物质追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正确婚恋观的教育,尤其注重人格塑造与责任感培育,让他们既能保持独立又能做到兼容,尤其具备宽容、理解、协同和共担的家庭素养,才能变恐惧为适应,正确处理和解决婚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让婚姻变得稳固而幸福。

婚姻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选择的权利。不过,因为“恐婚”而选择远离,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应当给予重视并有效化解。时下的问题在于,每个人都知道问题所在,也洞悉其后的原因,不过启动全民参与的社会预防和干预机制,显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务之急,需要每个人将认识转化成行动,而非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如此才能积沙成塔,共同营造出消解恐婚的社会氛围,让适龄青年轻装上阵步入婚姻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