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救国志,肩负民族托”,复旦新闻学子国情实践缅怀乌兰夫

2022-09-05 21:06:11 来源:“FDU国小新”微信公众号

“胸怀救国志,肩负民族托”。这是青年乌兰夫在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离国前所写五言诗中的一句话。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乌兰夫用长达65年的革命生涯,赋予了这句诗最深厚而真切的内涵。

9月1日下午,原新华社《瞭望》周刊高级记者云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刘海贵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和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副院长李双龙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代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李欣、第六声记者倪丹丹、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以及复旦大学2021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23名同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一起走入呼和浩特市乌兰夫纪念馆参观学习。步入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乌兰夫的全身雕像,展现出其人平和从容的气质。雕像两旁的墙上清晰地标着汉蒙双语人物评价: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这精炼而全面地概括了乌兰夫一生的卓越成就。接着,老师和同学们跟随着馆内讲解员走进展厅。馆内藏有照片、文物、文献等资料共计五百余件,同时伴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的版画、标语、模型,翔实生动地展现了乌兰夫的一生。1906年,乌兰夫出生于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在学生时代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的感召,之后在中国北方区委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1925年被选送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四年后,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开展工作,恢复和发展当地受挫的革命力量,并在抗日战争中率领军队驻守黄河之滨,在内蒙民族中训练了一支“最先进的力量,最大的抗日队伍”。抗日战争结束后,乌兰夫又在内蒙古地区领导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1947年5月,中共领导下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兰夫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民委党组书记兼副主任等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推动了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关心民族工业、农牧林业,也推动了人才培养的进程,使得内蒙古成为全国民族工作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的榜样。在“文化大革命”及结束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受到诬陷、批判,还是重回岗位身居高职,乌兰夫始终保持对党的坚定信念,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健全、外事活动等工作上都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仔细端详着乌兰夫的手稿、生前使用过的桌子等物件。通过纪念馆内的物件与文字介绍,进行一场时空对话。师生们回望过去的峥嵘岁月,敬佩乌兰夫的累累革命硕果。“我看到乌兰夫先生1985年写下‘发展民族体育,繁荣民族文化’,这句话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非常必要。乌兰夫先生深切爱党和人民,爱着自己生长的内蒙古,而且在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以前只在历史书中了解到乌兰夫先生的生平,这次来到乌兰夫纪念馆,更是真正感受到这位革命家的人格魅力。”21级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同学陈欣然如是说道。

乌兰夫纪念馆参观的最后一程在会议厅展开。乌兰夫之女云杉女士、多松年烈士后代云国华先生与革命文物捐赠人张晓兵先生共同出席,在与复旦及内蒙师大同学的问答互动中,分别回忆了乌兰夫的生平及红色故事。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张明珉同学就乌兰夫先生赴苏联求学的往事进行提问:“乌兰夫曾赴苏联求学,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教育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革命思想是否产生了影响?”云杉女士以乌兰夫先生在莫斯科参会的故事作了生动回答:“当时在莫斯科举行了共青团员大会,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奔赴至此。大家在会场高唱着国际歌,场面一度非常热烈。代表中国发言的是一名女工,但她因为激动而持续泣不成声,演讲无法顺利进行。乌老当时是她的翻译,于是代替她进行发言。乌老的演讲一毕,台上台下都挥舞着红旗,喊着革命口号,世界青年们热血澎湃。”她认为,乌兰夫与中国来的学者、工人以及世界各国青年之间在大会上畅快地交流,世界尽在眼前,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位青年,坚信自己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形象演绎出辉煌的无产阶级面貌,这一经历极大地开阔了乌兰夫的眼界,对其后来组织运动及有志于军事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沈雪同学结合参访时的见闻,进一步对乌兰夫在青年时创办的刊物《蒙古农民》进行提问:“《蒙古农民》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第一份革命刊物,这份刊物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宣传进步与革命的作用呢?”云杉女士认为,乌兰夫与其余几位有志青年在创刊时都很年轻,是一次对革命道路与理想进行传播的尝试,他们萌生要让更多贫苦的农民与牧民了解革命道路,产生觉悟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在当下是具有自我创新性的。随后,她又补充了乌兰夫民族政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第一,新中国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很成功的;第二,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共产党人与国家间的经验处于不断地互相交流之中”,她还分享了曾赴京参会的交流经历,参会外宾是小崔可夫将军在介绍俄罗斯处理车臣问题的成功经验时指出,以思想作谈判借鉴了乌兰夫的民族团结思想,借鉴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多松年烈士后代也补充到,在场的俄罗斯专家明确提出乌兰夫解决民族问题是世界典范。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长期的革命和社会实践使乌兰夫深知教育和人才的重要,他一贯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吕文祎同学就教育领域提出问题:“乌兰夫先生曾在内蒙古创办多所学院,在这一过程中,他主要用了哪些理念去吸收和培养人才?乌兰夫对内蒙古高等教育有哪些贡献?”乌兰夫纪念馆长认为,乌老重视教育,在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在前期,国家需要大量的军事与党政人才,于是建立了内蒙古党校。教育虽处于短期培训阶段,但对当时的人才紧缺起了非常重要的改善作用。恢复国民经济时,他开始注重高等教育,于是在内蒙古建立了高等教育体系。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母,1952年春天,内蒙古成立了第一所高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所建立的是畜牧学校,即后来的内蒙古农业大学。随后相继成立医学院及内蒙古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蒙古大学,乌兰夫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后又陆续成立工学院。馆长总结了乌兰夫先生对高等教育起到的三个层面的作用:是拓荒者,是奠基者,是引路者。

多松年烈士是乌兰夫的少年同窗,更是一起参加革命、同赴莫斯科求学的亲密战友。其后代云国华先生分享了乌兰夫对艺术发展的贡献,提及其曾引荐北京京剧人才入蒙成立京剧团的故事。乌兰夫晚年还经常提起多松年,认为乌兰夫无愧于革命同窗,是同学中的代表,是蒙古族的领袖人物。互动的最后,张晓兵先生向乌兰夫纪念馆捐赠革命文物“红领巾”,并举行证书颁发仪式。作为革命文物的捐赠人分享了他因乌兰夫赠与的“红领巾”而深受感召的故事。1965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呼和浩特举办第一届学生代表会议,各族代表出席会议,就国内外形式在会上作报告,他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受领了乌兰夫先生赠与的六条红领巾之一,精神受到极大鼓舞。接到红领巾的瞬间让他强烈感受到党的关怀,愿意为党和国家贡献余生。这次捐赠的目的亦是对红色基因的延续,希望将五十年前的教育能量与启发传递到新时代中。 

草原红色之子乌兰夫的壮阔一生,将革命的艰苦卓绝与昂扬的斗志谱写得壮丽,而这样的精神穿越时空,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撰稿 编辑| 陈雨珺 吕文祎

摄影 | 贾茹均(内蒙古师范大学)

(原题为《国情实践第一日 | 走近草原红色之子——乌兰夫纪念馆参观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