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浦东乡村邀你打卡“一村一线路”!

2022-09-23 20:06:44 来源:浦东发布 选稿:魏子川

农民丰收节

一村一线路

9月22日,浦东新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川沙新镇连民村举行。浦东以“游乡村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吸引广大市民游客走进新农村、感受新风尚。

“欢迎来到美丽的水乡连民村,这里不仅有最美的景观水系和丰富的农产品,更有上海市五星级乡村民宿等你打卡体验。”“来腰路村,一定要记得打卡清美集团打造的第一家中式餐厅‘清美味道’,价廉物美、干净卫生。”“我们的‘星火玫瑰园’汇集鲜切花卉生产与玫瑰品种、园艺造型展示等功能,来到星火村,一定不要错过。”……开幕式上,浦东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村民代表依次上台,为各自的村庄吆喝揽客。

这7个村庄都具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今年丰收节中,浦东新区相关部门为他们策划了“一村一线路”的旅游方案,市民可在9月23日至25日前往上述乡村游览打卡。这些村庄的“美丽庭院”建设成果也成为景点,重点选择并精心布置了一批可供参观的“美丽庭院”,展示浦东乡村文明风采。

连民村的“美丽庭院”五星户代表储龙芹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振兴、“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在连民村深入开展,身边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可以在家乡安享晚年。“我现在退休了,家里的地租给合作社办生态园。今年,我家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房子成了村里的红色文化基地,欢迎大家来连民村过农民丰收节,欣赏浦东乡村新貌。”

丰收节期间,一批特色活动还将在浦东乡村举行,例如“浦东土布的传承与创新”主题活动等。此外,惠南镇沉浸式沪乡体验系统“海沈迹”小程序也将上线,向市民游客提供服务。

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浦东经历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地产农产品品牌展示的窗口、城乡互动的载体、合作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市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周末,欢迎广大市民来浦东游玩,领略本土乡村文化的风采。

浦东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团镇赵桥村

赵桥村以桃子闻名,以种植水蜜桃为主导产业,桃园风光既是该村桃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诠释了该村“以桃兴村、以桃强村”的产业发展思路。为了更好地发展大团水蜜桃的品质,赵桥村进行了农民专业种植培训,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种植中,使种植管理实现了标准化,提高了桃子的质量。

如今,大团的水蜜桃已成为全国水蜜桃产业的金字招牌。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建设,赵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中环境日益整洁、管理日益完善,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上下洋溢着一片和谐的气息。

老港镇大河村

大河村以生态循环为基础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目前已形成雪菜加工为主导,以蔬菜、翠冠梨、水蜜桃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先后培育了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市级示范合作社。

此外,2014年起,大河村探索发展了以农业科普、观光、教育和休闲为主的学生学农游活动,做精“祥欣种猪、老港雪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基础,传承“滨海农耕”文化风貌特色……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大河的美好愿景。

新场镇新南村

新南村明确“古镇水乡、桃源新南”的发展定位,以“乡创+”为路径,通过聚焦人才振兴,驱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全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风貌、古镇文旅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新南村是典型的桃源水乡,拥有1800亩生态片林、1000亩桃林,106条河道(约55公里)等生态资源,是上海一年一度桃花节的重要赏花点。村级经济以现代农业为主,村内主栽的桃品种“新凤蜜露”曾获国家农业部金奖,桃林下立体种植的“新场青”(矮脚青),获全国创造发明金奖。新南村不断延伸桃产业链,从育桃、品桃、桃衍生品等10个方面,拓展、赋能桃全产业链,打造了多款与桃相关的网红产品。

祝桥镇星火村

星火村以生态宜居为核,因地制宜实施村庄风貌管控,通过180户民宅外立面改造重塑乡村肌理;以乡风文明为重,引入盐仓水晶年糕和红木雕刻技艺,传承非遗文化;以治理有效为要,依托“家门口服务”深入推进村庄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能级提升;以生活富裕为基,与9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及反哺协议,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劳动就业、种植收购、技能培训等渠道提振农民收入。星火村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墩天主堂,村里修建了“革命先烈七烈士”展览室。

宣桥镇腰路村

腰路村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浦东传统农村的自然风貌和生产生活方式。村里田林掩映、水系发达,宅前田间林地点缀。在“原汁原味”基础上,村里在中小河道综合治理、道路提档升级、残垣断壁清理、住宅房屋修缮、农田成片整理、农作物和绿化种植引导、微景观打造等细节上下功夫,不断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清美集团深度参与腰路乡村振兴,双方从追求清美乡村生活的理念融合到清美现代化产业基地入驻,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腰路及周边带来强劲发展动能到融入参与乡村社会服务与治理,从共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骨干到共建公寓配套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可以说村企共建层层深入、步步坚实、硕果累累。

惠南镇海沈村

海沈村在乡村建设中融入体育休闲运动主题,打造自行车文化公园等,将自行车、徒步、跑步等体育活动与乡村观光相结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也正是“骑迹乡村”的由来。钟天使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海沈村又掀起一轮自行车运动热潮。

“乡匠海沈”也已经成为浦东乃至上海的一张靓丽名片。海沈的“十二工坊”系列包括体现“海沈的原乡生活”的海沈记忆、“村上黑鱼饭”“村上售卖+乡村美食坊”“乡间花坊”“乡间酒坊”“屋里厢老八样”“天使菜饭”“屋里厢咖啡”“外来星画坊”“乡创中心”“阿婆点心坊”“江南泥造坊”等,广受游客欢迎。

川沙新镇连民村

连民村以民宿经济为引领,带动精品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宿游村”。租赁盘活36栋农民宅基,经营烘焙、陶艺、稻香、纺织等主题民宿。围绕连民湖和鹿明湖两颗水上明珠,提升保留农宅风貌,形成骑行和慢行系统。串联特色合作社、景观河道、玫瑰花田、主题民宿等农旅资源,实现村庄生态环境价值显现,促进农民多种渠道增收。培育乓乓响生鲜产业化联合体,打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个体农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愈发兴盛,品牌荟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民收入不断攀升。引进闽龙实业,为援疆玫瑰产业在本土找到新的发展可能,结合玫瑰花的生产、加工、展示和体验,全面打造玫瑰“甜蜜”全产业链,把“水乡花村,宿游连民”的发展主题镌刻在乡村振兴征程的每一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