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奋进浦东】统计人眼中的浦东这十年是怎样的?一起来看

2022-09-27 14:47:02 来源:浦东发布 选稿:魏子川

“中国统计开放日”前后,浦东新区统计局以“数说非凡十年,奋进浦东引领”为主题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记者近日专访新区统计局综合统计处处长詹瞻,这位1995年即投身浦东统计事业的资深统计人,亲眼见证浦东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要经济指标新鲜出炉,也曾在一篇篇分析报告中解码浦东经济增长的秘密。

回顾这十年,詹瞻非常感慨,她说,浦东的GDP分别在2017年和2021年越过万亿元大关和1.5万亿元大关。

浦东的主要经济指标也纷纷站上万亿元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2017年突破万亿元规模,2021年达到12443亿元,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浦东单月规上工业产值再创历史新高。浦东的商品销售总额在2011年就达到了万亿元规模,2021年突破5万亿元,达到56495亿元。2012年外贸进出口规模超过1.5万亿元,2021年达到2388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也在2021年达到万亿元规模(10286亿元)。

如何评价浦东这十年的经济发展?詹瞻认为可以用“贡献大、韧性强、质量高、民生优”12个字来概括。

“贡献大”是指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大,即大家熟知的“5、4、3”,浦东以1/5的面积、1/4的人口,贡献了全市1/3的经济体量。十年来,浦东占全市GDP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从2012年的29.5%提高到2021年的35.5%,是当仁不让的全市经济的压舱石、稳定器和动力源。

“韧性强”是指浦东经济在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显示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过去十年,经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浦东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经历疫情严重冲击,浦东的经济增长仍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

“质量高”是指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尽管经济增速趋缓,但浦东的年均增长仍保持在8%以上。正是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下,浦东优化产业结构、完备产业链、丰富不同业态,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比较自如地转换增长动能,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詹瞻认为,浦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体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浦东的社会研发投入(R&D)从占GDP比重的2.5%提高到3.9%,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张江科学城建设稳步推进,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完善,硬核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到2021年末,浦东共有经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717个、高新技术企业4206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4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34家。

经济发展最终落脚在民生福祉的提高。詹瞻说,浦东这十年城乡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结出的硕果,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0726元提高到2021年的80746元,年均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从2015年的35999元提高到2021年的49611元,年均增长5.5%。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十年,除了国家要求统计的主要经济指标以外,浦东还陆续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三新)和六大硬核产业开展相关统计。詹瞻表示,这些统计工作都是为了服务浦东发展大局而做的“附加题”,五型经济、数字产业的统计标准是什么,都要求统计工作者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即将正式开始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浦东的纳统市场主体比十年前大约翻两番,新的统计工作又将是为引领区建设“摸家底”的一次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