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骑手、中学生、彭浦居民走进人民大道200号:这些法条里有我们的声音
“作为一名基层交警,我很高兴,我提的建议最终形成了法条。”因脱口秀走红的外滩民警黄俊,这一次说的不是脱口秀,而是“戴头盔”条款背后的立法征询体会。
“图片上这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叫‘小红豆’。她从出生起就被遗弃在儿童医院整整两年,有没有一种措施,可以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让小红豆的故事不再重演?”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徐丽春讲述的是发生在她身边的真实案例,在参与《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立法修订的过程中,“小红豆”的经历被一再提及,并形成一款法条建议,最后得到了采纳。
“我们小区就在苏州河边,有小区居民说:这是我们小区的步道,为啥要让别人进来?……”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书记恽梅分享了“一江一河”背后的立法故事。
90后美团骑手、工人新村居民、外滩交警、大学老师、中学生....... 今天,市人大举行地方立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成果展示活动,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12位市民走进人民大道200号,分享了他们参与四部立法的心得与体验,这些生动鲜活的立法故事背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申城的生动诠释。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陆晓栋说,市人大常委会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增效方面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9月底,联系点设立六年多以来,总共对97件法规提出12340条意见,其中1148条意见被不同程度采纳。
这部条例里,我们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这部未保条例,发出了属于我们少年自己的声音,是一件‘我们参与,我们获益’的大好事!” 延安初级中学学生傅裕分享着他的立法故事。
今年1月27日,受上海市人大法制委、法工委的邀请, 傅裕和来自不同学校的22 位小伙伴一起走进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参与模拟审议《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
2月18日,《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表决通过。得知这一消息,傅裕放学到家来不及换下校服就激动去翻看这部条例。“我惊喜地发现,我与伙伴们的意见被转换为严谨的条文出现在了《条例》上。”傅裕回忆说,“我与另外四位同学观察到身边同学沉迷网络游戏、盲目追星的现象,因而在意见中特别提到网络保护,以及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要求。我发现,大家的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在了《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五十三条中。”
“我顿感荣幸和激动。”傅裕说,“我没有想到市人大如此重视我们稚嫩的声音,没有想到少年的建议真的被吸纳入了法条,更没有想过我们可以为青少年群体争取权益。”
周阮文是市人大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一名联络员。2020年12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开始立法征询,联系点召开了多场座谈会。
“这部法规是我们碰到的反应最强烈的一部。”周阮文说,为了充分听取民意,联系点在安排立法征询会时,特别设置了让执法者与居民面对面讨论的环节,希望能在碰撞中共同破解难题。那天的会上,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围绕“不集中充电就要处罚”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居民认为小区条件有限,偶尔违规应该批评教育为主或者轻罚,但执法者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重罚,“那场面非常火爆,我们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这种碰撞,促进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去年5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曹杨街道立法联系点共提出 28 条意见建议,其中关于“不集中充电应该受罚”等5条建议被采纳。
90 后美团骑手黄涛从另一角度说这部法。来自安徽合肥的他加入美团骑手已有 3 年,一直服务于五角场地区。 非机动车条例修改征求意见时,黄涛很关注。“美团作为行业代表,将我们快递小哥的意见在人大立法调研会上进行了反映。”黄涛说,他欣喜看到,法规条文中采纳了小哥们提的建议,“特别是第 33 条要求公司要根据交通状况,合理确定配送时间和路线,避免引发交通违法或者交通事故。 “
《条例》实施后,作为优秀骑手代表,他参加了骑手恳谈会。公司根据恳谈会上的骑手意见,发布了“预估送达时间算法”,“用户 APP 上显示的收餐时间从原来的时间点变成时间段,规则改变后,配送时间要求更合理了,我们骑手送餐也更从容了。 ”
站在百姓的立场,才能最终让百姓受益
来自黄浦区城管执法局的陈金宏一开场讲了个小故事。小王是外滩风景区的城管队员,他经常会遇到市民来遛狗,因为外滩风景区人流量大,是禁止遛狗的。所以他总是耐心地劝他们离开。但小王也是一名养狗人士,他也希望能带着爱犬沿着江边兜兜风,这样的双重的角色时常让他感到很矛盾。
作为上海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在”一江一河“立法意见征询过程中,收集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其中针对滨水公共空间是否能遛狗、垂钓,产生了两种观点的激烈碰撞。”陈金宏说。
苏州河畔。 王海燕摄
“我们前往黄浦、徐汇、虹口、杨浦等滨江进行实地调研,一轮轮的意见征询、一遍遍的观点磨合,整理了市民群众的 20 多条修改意见,向市人大进行了反馈。”陈金宏记得,在市人大专题调研会上,他重点汇报了两条建议,一条是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放遛狗、垂钓、 放风筝等活动;一条是法规中适当减少罚款的出现频率,防止以罚代管。“非常高兴的是,法规采纳了我们的这两条 建议,市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变成了法规。”
“立法过程中,唯有站在百姓的立场,积极让百姓参与,才能最终让百姓受益。”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书记恽梅讲述的是“一江一河”立法中的另一个侧面。
中远两湾城 1.69 公里岸线是苏州河 42 公里岸线最后一个“断点”。对这个有着近 5 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社区来说,要想实现贯通开放,就得将小区内沿河空间开放共享出来,也因此在立法征询中,炸出各种声音:这是我们小区的步道,为什么要让别人进来啦?” “开放后外头人进来,安全问题谁来保证?”
“为了凝聚百姓的声音,我们说破了嘴皮,也磨破了脚跟,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业主因此消除了顾虑,最终投出同意贯通的一票。”恽梅表示,要让居民群众的诉求变成有序的建言,这样才能真正为一江一河立法提供“民声的依据”。前前后后,他们收到 2000 多人次的意见建议,一一做好汇总梳理,并将这些声音切实带到立法征询的现场。“条例颁布后,我们发现,居民关切的几个关键问题都有明确的说法了。 ”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朱敏也分享了与一江一河立法相关的体会。在苏州河滨水空间建设中,华政长宁校区成为滨河历史风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学生也担心开放会不会影响教学秩序。“我们学校师生提出了 10 余条意见建议。比如建议在滨水公共空间应当全时段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基础上,补充‘沿岸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确需在特定时间段封闭相应区段的除外’等限制条件,确保学生考试等特殊情况不受干扰。这条意见最终被采纳,写入《条例》 第 45 条。
去年9月23日校园全面开放,华政百年校园成为上海第一个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真正融入了苏州河滨水空间。“我们很高兴,市人大能够重视我们的需求,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最初对于开放的‘担心’,变成了‘放心’ ‘安心’和‘暖心’。”朱敏说。
有序而广泛的参与,是城市更新的必经之路
“在静安区西北部,有一个上海人家喻户晓的工人新村— —彭浦新村。她创造过新中国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等多个‘第一’,60 多年过去了,这个曾经承载着光荣的工人新村,如今寄托着我们新的梦想。”来自彭浦新村街道的张晨赟分享了与旧住房成套改造相关的立法故事。
张晨赟说,彭浦新村街道率先在全市试点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产权房拆除重建程序以及决定作出程序是否合法?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法、合理?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急盼法规性文件的出台。”
正当工作进入胶着之时,市人大启动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程序。立法调研组多次来到彭浦新村实地调研旧改工作,为充分听取民意,街道两次举行立法征询座谈会。 “我们将成套改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想法等一一反馈,比如我们提出,在拆除重建和成套改造项目中,对于产权房的司法强制保障应当 作出规定,这条建议被予以采纳并写入《条例》第 32 条。”张晨赟说。
2021 年 8 月 25 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出台。“这场及时雨,让我们有了更足的工作底气。之前的疑问都能在这部法规中找到答案。“张晨赟说,在《条例》的助力下,彭一小区的改造跑出了加速度,改造周期减半、改造期数锐减,受益范围扩大,“此前让我们最有压力的 362 户产权房最终百分百完成签约。”
“站在城市更新的十字路口,拆旧造新的单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外滩第二立面复杂多元的更新需求,老大楼也因此陷入难以再利用的尴尬局面,更新之路举步维艰。 ”来自黄浦区房管局的马明玉,分享的是外滩“第二立面”的蜕变更新之路。
马明玉说,城市更新条例在酝酿之初,便铆准了这些痛点开展立法征询,专家、居民的不少建议被全部或者部分采纳。“我们根据城市更新条例第 31 条、43 条中关于历保建筑征收、产权归集等相关条款,创新性地在一个地块内统筹零星二级旧里征收、优秀历史建筑和区域风貌保护等,尽可能归集老大楼产权,成区域、整街坊的改造更新。”马明玉说,《条例》给城市更新工作者开拓了新思路,也给外滩老大楼的重焕生机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有序而广泛的参与,是城市更新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