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迎来“老年考察团”,他们最看重什么?
为了一家社区食堂,上海老年人能有多拼?可以不惜将自家房子租出去,直接搬到心仪食堂对面的酒店式公寓居住。今天,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开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执法检查。其中有位人大代表分享了这样一个生动案例。个案的改变,牵连着整个群体的真实诉求。在上海,有老人为社区食堂迁居,还有更多老人为了一日三餐组成“考察团”。口味、环境、服务,老人们对软硬件的全方位考察,不仅折射出对“一餐饭”品质的孜孜以求,更透露其对活力社交圈的新期待。“从表面上看,考察的是一家食堂,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们认为,多样的社区食堂给予了老人更丰富的生活选择。
数据背后的核心竞争力像过去考察养老院一样,上海如今也正兴起一支支“老年社区食堂考察团”。干净好吃外,老人考察食堂时最关注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谁在考察。徐家汇街道“食尚书社”社区长者食堂,65岁的周文医与老伴两人驻足观看入口处的大屏。这是两位能看懂食堂KPI的老人。他们的形象也很符合社区食堂的目标服务人群——行动自如的活力老人。作为社区食堂老年考察队的主力人群,两位老人经验丰富,对各类食堂数据背后的逻辑条理清晰。“从出餐量到年龄结构,这些指标都能看出一家食堂的‘竞争力’。”出餐量大,意味着食堂后厨会烧好几波菜。这样一来,无论何时来,都能吃到新鲜出炉的靓菜,不必掐着点排队。食客年龄结构偏年轻,意味着白领青年搭伙儿数量多,食堂更容易实现资金平衡,也能更好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指标。考察食堂核心KPI外,老人也结合自身口味考评菜单。“一家社区食堂,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有一两样能‘出圈’的核心菜品就行。”在餐饮业通行的黄金原则,放诸于社区食堂同样适用。在这张滚动的蓝色大屏上,早餐、午餐的销量排行榜一目了然。干煎带鱼、红烧大排、上海青等本帮菜肴位悬高位。“这说明食堂精准抓住了‘上海胃’,后续运营就不会太差。” 周文医颇有经验地判断。
风格设计对标“红房子西餐厅”抓住老人胃,仅仅是第一步。在周文医的考察指标里,更有不少口味之外的比拼项。步入食堂,扑面而来的老上海风情不禁让老人眼前一亮。暖色灯光、花色玻璃,甚至还有半隐私设计的卡式沙发。海派优雅的风格布局,颇有些神似“红房子西餐厅”。坐在犹如包房的空间里,老两口的一餐饭也食出浪漫感。
“一下子联想到跟老伴年轻时约会的场景。”相伴数十载,周阿姨回味起当年的甜蜜依旧清晰。“一餐饭”食出好味道,更食出好氛围。氛围感有了,老人们自然不止于吃饭的简单需求。为了避高峰,周阿姨与老伴两人通常中午12点才来此搭伙,但却也因此看到了这间食堂的更多功能。闲适的午后,常有老人在气定神闲地吃完一餐饭后,笃定收拾一番,再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开启“精神食粮”的时间。由于这间食堂恰好嵌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因此食堂在设计之初就预留好了书架的位置。饭菜香、油墨香,交织成一幅生活适意的美好画卷。其实,这样的位置布局颇有深意。食堂所处的一楼空间原本是社区功能活动室,附近阿姨们常来此排舞。虽然空间利用率不算低,但毕竟受益人群有限。街道相关负责人算过这笔账,将存量空间盘活不仅能节省费用、缩短周期,也能更好回应全人群需求。
如今,阿姨们的舞蹈教师搬到楼上,将一楼置换给食堂,还能关照到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真正实现“全人群友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