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报告,2021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服务业发展成效→

2022-10-12 14:21:00 来源:绿色青浦 选稿:张丹洋

日前,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报告。该报告从知识产权政务、信息、保护、运营、人才培训服务以及各区特色、典型案例等方面系统总结了2021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情况,并结合具体数据对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员及服务收入、服务监管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详见↓

2021年,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着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级,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减时间、减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专利一般资助等事项实现“零材料、零跑腿、全程网办”,专利权质押登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由原来的3-5个工作日缩减为“当场办结”,专利费用减缴备案审批由5个工作日减为3个工作日;着力加强“一窗通办”综合性服务窗口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业务受理窗口新增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受理和专利权开放许可等新业务,目前该窗口可办理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利资助等六大类50项业务。

在信息服务方面,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完成数据迁移和部分功能优化,新增中国有效商标基本信息标准化数据;认定首批6家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3家机构备案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上海交大和上海专商所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案例,全市主要信息服务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知识产权分析报告200多份。

在保护服务方面,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筹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了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上海分中心,该中心当年共解答海外维权电话咨询127次,派员入驻国际性展会12个,提供海外维权援助专业指导500余次;新设8个维权援助工作站,全市基本形成市、区、园区三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

在运营服务方面,制定实施了上海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上海市被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之一,奖补资金重点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基础建设、运营促进机制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商标质押融资和专利成果转化、专利运营实务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10个具体项目;2021年全市专利转化次数达3.88万次,比上年增长22.04%;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76.34亿元,增长98.75%;各类知识产权保险保额1.51亿元,增长87.47%。

在人才培训服务方面,认定了首批8家上海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全市政府部门及服务机构面向创新主体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培训300余场次,培训人数超过5万,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近2万家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者培训16期,当年新增知识产权工作者1800多名;首次将知识产权服务业纳入人才引进落户重点支持范围,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师、专利管理工程师职称评审工作,当年新增专利管理工程师53人。

2021年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稳步规范发展,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监管进一步加强。

在服务机构发展方面,至2021年底,上海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265家,商标代理机构2926家,同比分别增长23.3%、13.2%,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五位;265家专利代理机构中,执业专利代理师在51人以上的代理机构有2家、10人以下的有220家,成立时间在20年以上的有23家、10年以下的有189家;服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专利代理机构有3家,5千万至1亿元的有4家;专利代理机构主要分布在徐汇、浦东、静安、闵行、普陀、杨浦等区,商标代理机构主要分布在浦东、奉贤、闵行、嘉定、宝山、徐汇等区。

在服务人员发展方面,2021年底265家专利代理机构从业人数为15188人,增长48.2%,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为1749人,增长16.98%,居全国第四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数6749人,占44.4%,大学本科学历从业人数6822人,占44.9%,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成为行业的主力;从业5年及以上人员为6387人,占比42.1%;专业代理师按专业划分主要分布在电学物理、化工生物、机械等领域。

在服务业监管方面,2021年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共处罚结案相关案件26件,其中24件为无资质代理违法案件,2件为专利非正常申请代理案件,共没收款168.3万元,罚款203.4万元,罚没款总额371.7万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检查商标代理机构173家、专利代理机构20家;督促本市96家专利代理机构对代理的5668件专利非正常申请进行自查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