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民机航电民族品牌!C919取证背后,有一个攻克“10的负九次方”难题的故事

2022-11-07 13:59:40 作者:王佳妮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1月7日报道:国产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人的中国梦。2022年9月29日,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正式获颁型号合格证(TC),标志着中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

在C919大飞机项目中,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下属上海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SAVIC”)作为承担主体,肩负了驾驶舱显示系统和A664网络交换机这两项适航保证等级均为A级的系统产品研制任务。回顾从项目立项到实现取证,他们始终紧跟着中国民机事业发展的脚步,走过了十余年栉风沐雨的研发历程,用逐梦蓝天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从“全运会”到“奥运会”,他们步伐铿锵

承载着几代中国人大飞机梦想的C919项目,是一场世界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奥运会”。

A级是民机适航保证等级中最为严苛的等级,失效概率必须低至10的负九次方。A级系统产品究竟有多复杂?C919驾驶舱显示系统和A664网络交换机项目总师孙大伟给出了一组数据:C919显示系统项目系统需求多达近2万条,而在这个复杂的显示系统中,仅软件代码就多达330多万行,占全机代码量近三分之一,测试用例达30余万个。

“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只能边干边建,边建边用,我们力求做每一步都要有证据来支撑,稳扎稳打、一点一滴建立我们自己的民机研发体系。” 孙大伟说。正如他所言,民机研发之初,国内普遍缺乏复杂高安全性系统研发能力,民机航电系统设计开发经验不足,项目组织管理、专业人员、内外部合作模式、流程、技术、语言、工作环境……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在“蹒跚学步”中逐渐适应、稳步成长。 为力保项目成功,项目团队按照国际标准的民机研发流程,结合成熟的管理工具,搭建了民机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充分借鉴和转化对外合作成果,摸索建立符合国内研制特点的系统研制流程,构建了需求开发与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综合与测试的民机数据研发平台,覆盖了民机产品从研发生产到客服维修的全生命周期。该平台基于单一数据源设计,实现了系统设计工具从分阶段单一应用到全过程综合化应用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集中最广泛的力量为C919项目研制和适航取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将下属SAVIC作为民机航电产业发展的实体平台,民机团队逐渐从一个几十人的部门,发展壮大成为人员规模近400人的实体组织。也正是这样一支有梦想、有热血、有能力、有毅力的团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一番事业,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2017年5月5日,驾驶舱显示系统和A664网络交换机伴随C919实现首飞。如果说首飞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那么通过TC取证就成为了最近五年项目团队工作的核心目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坚持以适航要求为输入,以产品技术为对象,构建了满足适航要求的民机研发体系。终于,在今年9月29日,随着C919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这两项系统产品顺利实现随机取证。

从“国内争先”到“国际争锋”,打造民机航电民族品牌

“C919适航取证过程之复杂,工作量之巨大是我们以前从未想过的,参与这个项目之前也没有想到会需要协同这么多人的团队,去专心干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中国商飞、航空工业、机载系统、兄弟单位、行业伙伴等各方的支持,对加快项目的研制进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参与C919项目的一位研制人员这样说。

为了早日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各相关领域专家也从四面八方,不远千里奔赴上海。C919项目研发现场40多家单位、550多人的研发人员队伍,是一支五湖四海,汇聚全国之力的精英力量。在同一个目标面前,即便肩负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也没有任何人退缩。

航空工业机载原民机产业部部长张向群回忆:“当时有很多兄弟单位驰援现场。有的在酒店里放下行李就赶过来,但是第一件事就是在办公区域挂起了党员突击队这样一个旗帜。我觉得这对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以航电系统为代表的机载系统与飞机制造、发动机协同发展是民用飞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提升机载系统价值创造能力是构建我国民用飞机产业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上海正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圈和国内航空运输枢纽的支持,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

依托C919项目累积的丰富系统研制、适航取证和体系建设经验,SAVIC通过供应商培育等手段,不断强化供应链的整体能力,为完善航电系统供应谱系、增强系统级供应商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在2021年的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现场,SAVIC发布了全新民机航电品牌龍智航电(CAVIONICS)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干支线客机、通航飞机和低成本飞机的配套需要,为迈向“国际一流”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后续将持续推动我国民用飞机机载产业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的系统设计与集成制造转型,提升我国民用航空产业链的总体竞争能力,向世界亮出中国高端制造业名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创新驱动”等成为高频词语。在一次次的型号历练中,航空人见证过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通宵达旦,承受过技术攻关时的殚精竭虑,经历过商务谈判时的据理力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个个重大型号研制的光辉过程,航空人始终在践行航空报国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从国内争先,到国际争锋,他们从无到有,打造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民机人才队伍,摸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民机研发体系,创造了民机航电的民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