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烂铁去哪了?看这位艺术家如何“变废为宝”
废弃的镜子、椅子、砖块、门、窗、塑料服装模特……这些在旁人眼里的废铜烂铁,却在艺术家Redic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下,再次焕发了第二春。
Redic和他的作品
11月16日,一场名为“瓦砾中的红宝石——Redic谱写的人性章节”的序章在上海文化广场C3的星光悦空间精彩上演,这处空间也是沪上老牌摄影器材商店——星光摄影走向青年群体的一步。
上海之门系列集合雕塑
“我不是在收集垃圾,我是在转变它们!”生活在上海的美国艺术家Redic说,自己通过多样创新的方法发现事物与不同媒介的集合,“比如这组上海之门系列,是我走遍上海16个区后,用废弃的木门制成,上面的图案都是我对每个区的独特印象。”Redic的作品就犹如一部微型纪录片,充斥着他对这座城市的冥想。
在前《星期日独立报》艺术评论家Ciara Ferguson看来,这个展览是发自内心的,Redic的作品散发出一种罕见的整合度,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实感。在这里,任何实物都不会消亡,只会发生转变。他尊重和爱惜这些失去了有用性的物品,并用之延伸到了对人性的隐喻。
Redic告诉记者,十二年来,他走遍了上海不同角落,挽救了那些在旁人眼里的废铜烂铁,并重塑了它们,将这些东西转化并复活为新奇、充满活力和永不过时的艺术品,“在这座城市,为了给新建设让路,许多地方被拆除了,我从废弃的镜子、椅子、砖块、门、窗、塑料服装模特、竹脚手架、轮胎、绳索、鞋子、桌面和梯子等事物中,‘复原’了被当作垃圾而遗弃的城市元素”。
事实上,Redic的多感官剧院式艺术展览体验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展览类别。他所有的集合艺术作品如同讲故事一般,让人陶醉在“隐秘”的紫外线绘画之中。他使用微距局部摄影,并使用智能手机二维码链接到他的原创诗歌和音乐表演之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观者可以进一步沉浸在活色生香、现场感十足的表演和烹饪艺术体验中,并和他创作的艺术关联起来。
艺术评论家Tomas Pinheiro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觉得Redic的展览是真正从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激活的多感官体验,邀请观众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分享他们的故事。
据悉,本次展览是Redic在上海的最后一次展览。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Redic将与卢森堡驻上海总领事合作,并开始欧洲12城巡回展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