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一档”守护张园历史文脉 每一栋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印迹
今天(11月27日),始建于1882年的张园在时隔百年后惊艳重启,西区率先焕新揭幕。张园的过去与现在,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
在张园的修缮中,实行了“一幢一档”的方式,张园内42栋、170幢、2053个房间都被清晰记录在案,工人甚至给每块地砖都标号进行修缮,尽可能一比一重现昔日风采。从一砖一瓦一门窗,到老建筑群墙壁上那些斑驳痕迹,以及屋内原本的布局,甚至每一块特殊花纹的地砖,修缮团队都尽量予以保留或还原。
在面积约4.68万平方米的张园区域内,目前保留有13处市优秀历史建筑、24处区文保点以及5处规划需要保留的历史建筑。
此次开放的张园西区16幢建筑,包括石库门里弄、里弄公馆、花园洋房等多种类型。每一栋建筑都安静地诉说着当年设计者与房屋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巧思。
修缮后的里弄建筑,完整保留历史建筑的原貌。同时,保留了“荣康里”、“震兴里”、“德庆里”、“福如里”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文化特色的弄堂名称,让上海石库门记忆得以传承延续。
德庆里
茂名南路沿街立面的主要装饰为里弄门头、山墙山花、门窗套及外挑阳台等。里弄门头采用壁柱设计,楼板采用牛腿设计,上方设计牌匾,顶部带有花饰。山墙山花带有花饰。外挑阳台装饰简单,底部有牛腿装饰。
德庆里建于1925年之后,新瑞和洋行设计,建造业主应为“周纯卿”。周家拥有租界房地产业恰恰都在现今的延安东路、延安中路、华山路、江西路、河南中路、新闸路、南京西路一带,至19世纪40年代初,周家全部家产达8000万两白银(约合人民币240亿元),名列工部局华人纳税第五名。
荣康里
荣康里的建造业主为王宪臣,房屋建造于1921年之后。有资料记载,王宪臣1931年与人在上海合股开设“荣康钱庄”,里弄得名可能于此有关。
荣康里立面竖向比例基本均质,立面横向比例主要由山花和门头构成,重复出现而具有韵律感。山花和门头装饰较多而显得特别突出。墙面主要材料为清水青砖墙面,清水红砖作为水平装饰线条。平面格局为完整的二开间和三开间联排单元。
荣康里250弄3、5、7号三栋房屋原业主为王松堂,他是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先声”——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的发起人之一;曾在美驻沪总领事署任职59年。其中,250弄3号专门用来救济穷人,5号、7号自己居住,5号放西式风格布置,7号放中式风格布置。
震兴里
茂名北路200-220弄,为典型的石库门里弄住宅,砖木立贴结构,行列式排列,细部具有古典主义特征。
震兴里三排建筑除东西两端的单元为双开间的一客一厢布局外,其余单元均为单开间。沿街的西立面二层以上为红色清水砖墙,设有外挑阳台,配花式铁艺栏杆。
茂名北路200弄3号,原为著名爱国人士、企业家王性尧先生旧居。建国前后,王性尧先生曾长期居住此地,为抗日救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56年因外事活动的需要而搬离。
茂名北路200弄9号,原为中国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张赓伯住宅。张赓伯不仅邮识丰富,而且熟知邮坛掌故,在《国粹邮刊》长篇连载发表《邮海沧桑录》,为中国集邮史研究留下了丰富史料。
福如里
位于张园建筑群中部的,由两排石库门建筑组成。
古朴的木质门窗、复古的维多利亚式横向清水砖线条、优美的涡卷形挑梁阳台、简约的三角形山墙,似乎穿越时光,轻轻诉说着属于这里的过往。
民国著名藏书家、词人吴眉孙晚年曾寓居于此。钱币收藏鉴定家邓秋枚也曾在这里留下深深浅浅的生活印记。1901年,他在上海创立神州国光社。次年正月,开办《政艺通报》,任主编。
张园历史沿革
“海上第一名园”资料图
1872年英商“和记洋行”经理格龙向农户租得土地20余亩辟为花园住宅伊始,几经转手。
1882年,无锡籍富商张叔和购地后建花园,用于老母颐养天年之处,命名为“张氏味莼园”,人们习惯于称其为“张园”。
1885年开始对游人免费开放,号称“海上第一名园”,是当时上海的三大园林之一,与“徐园”、“愚园”齐名,是当时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和娱乐场所。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在此登场亮相。还曾聚集过无数文人雅士、各界名流,孙中山、黄兴、章太炎、蔡元培等名人在此发表过重要的演讲。
1918年停办后,据工部局记载,租界当局将土地分割成28块出售,用于建造石库门里弄住宅。经过沧桑变迁,形成上海现存最大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