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台电梯集中签约 大场镇探索便民举措为加梯工程提速
东方网11月29日消息:近日,宝山区大场镇举办“加”出满意度,“梯”升幸福感——加装电梯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加装电梯20台。据悉,2022年至今,大场镇已完成23台电梯公示,已新增89台。
据统计,居住在大场镇的65岁以上老年群体有近5万,占全镇总人口28%以上。全镇共有无电梯多层住宅总体基数较大,且多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甚至五六十年代的售后公房。在加装电梯工作中,大场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协同、专业支撑”的加装电梯模式,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积极破解“悬空老人”出行困境,在推进加装电梯这一惠民项目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系列便民、暖心举措。
简流程、增服务,助力项目启动
根据市层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补充意见,大场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代建单位准入机制,简化加梯流程,打通各环节壁垒。同时,引入前期评估机制,全域全面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只要符合加装电梯条件的门洞,由镇统一印制意见征询表,全面上门征询,梳理好门洞,分层次推进加装电梯工作。通过可行性评估,使业主知晓所住房屋是否具备加装电梯条件,避免居民启动加装电梯工作后无法实施的矛盾。同时推动精细化管理,以小区为单位进行加梯设计的通盘考虑,开展规模化推进。
此外,建立小区加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居委会、第三方服务平台、施工方和电梯安装方等人员,集中研判和“会诊”共性问题,对不同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逐一分析解决,形成闭环,不留盲点。
“五步走”工作法,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广撒网: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对小区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楼道,开展深入了解、听取居民意见的工作。二是找重点:根据排摸情况找到那些意愿特别强烈的楼道,作为下一步推进的工作重点。三是组核心:围绕“居民是加装电梯的主体”和“政府坚决不做‘甩手掌柜’”两条根本原则,在加梯门栋内选好一批“带头人”。让有时间、有需求、懂政策的居民牵头,开展楼道内居民之间的沟通工作,可以更好地调和矛盾,更有利于楼道居民达成共识。四是宣政策:建立一条24小时全天候工作热线,结合座谈会、政策解读会,主动答疑解惑,接受居民的各种咨询,宣讲政策,疏解矛盾。五是求突破:通过前期广泛听取意见、确定加梯楼道、宣讲政策等一系列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出行便捷。
多方助力“黏合”,确保项目建成
大场镇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老娘舅”作用,引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搭建民主协商平台缓解邻里矛盾,引导各方理性表达意见诉求,促进达成共识。设计方案时,充分发挥专业单位的“桥梁”作用,既要出谋划策尽可能满足居民的合理要求,又严格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指导好业主的电梯选型、建筑形式等,充分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协调性、电梯设备选型的匹配和运行维护的成本,提高居民对加梯方案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居民的加梯意愿。
充分发挥“加梯达人”的带头作用。鼓励加梯成功的“热心人”广泛宣传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加梯路径和方法,协助本小区其他门栋、周边小区开展电梯加装工作。
跟进维保管理,提升邻里关系
为了明确加装电梯产权变更责任,大场镇要求房屋买卖上下家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签署承诺书,确保房屋买卖后,下家继续履行加装电梯的相关义务。关于加装电梯的后续管理,在建立居民自治制定公约保障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基础上,与保险公司洽谈保险方案,形成电梯承建单位购买“安装工程一切险”和业委会或物业企业为加装电梯购买“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两套险种,为电梯后续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结合“社区成长计划”,在成功加装电梯的楼组同步推进“活力楼组”建设,用活动汇聚情感,用照片定格回忆,让电梯从一个“冰冷机器”变成直通居民内心、凝聚邻里情感的“温情纽带”。因地制宜考虑加装电梯楼道周边环境,通过“美丽家园”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提升,如改造加梯楼组附近的小花园,让社区更多人收益,扩大幸福生活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