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厅内又响起“志超读信”《碧落黄泉》能否打动今天的观众?
“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上海沪剧院的排练厅内,又传出了这段经典唱段。曾几何时,每当这38句唱词的旋律响起,台下观众屏息静气、噙泪注目、打起节拍哼唱。一曲音落,观众的泪水和掌声齐飞…… 如今,这曲“志超读信”传承至90后新生代演员丁叶波,也让曾感动无数人的《碧落黄泉》有了再次与申城观众见面的机会。
《碧落黄泉》是沪剧“西装旗袍戏”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民国时期一对青年大学生(汪志超和李玉如)的爱情悲剧。剧中 “志超读信”这段由“王派”创始人王盘声演绎的赋子板,在当年红极一时,至今仍为广大戏迷津津乐道。该剧最早演于1946年,由王盘声、凌爱珍、王雅琴主演,剧中“校园分别”“志超读信”“玉如临终”等经典唱段深受观众喜爱,之后诸多剧团相继整理演出该剧,沪剧名家袁滨忠、韩玉敏等相继演出该剧。
传承经典是沪剧院一直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沪剧演员朱俭、钱思剑、居峰、程臻、吉燕萍等复排该剧,由沈刚执导。这也是沈刚进入上海沪剧院后的导演处女作。据他回忆,当时自己对老版的《碧落黄泉》做了一些调整,在不影响剧作精彩程度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将表演时间缩短为2小时,突出了男女主角彼此的感情牵系。“当时沪剧院把最好的力量投入该剧,有三组演员同时在排练这部戏。”
如今,沪剧院将《碧落黄泉》这部传唱了近百年的沪剧经典交由新生代演员丁叶波、王祎雯、洪豆豆、郜逸萍、陈丹妮、朱麟飞、韩朝群、杨嘉伟、陆敏、施佳杰、林金杰、朱君尧、吴嘉倩、李正杰、周一凡接棒,并邀请了沈刚继续为青年演员执导。于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这部戏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传承版《碧落黄泉》的演员全都是90后。如何让经典戏吸引到年轻人?今年30岁的丁叶波在剧中饰演汪志超,他认为,《碧落黄泉》本身的故事就具有吸引力,“男女主人公不为金钱所动,感情真挚,对未来抱有热情和期待。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唯美爱情在今天看来尤为可贵。”
《碧落黄泉》中经典唱段很多,这也是让其在沪剧舞台盛演不衰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王派”创始人王盘声先生创腔的“志超读信”,从它在沪剧舞台上出现的那一刻便引起了空前的轰动,上海街头巷尾人人传唱,成为当仁不让的流行唱段。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学习传承这部戏是机会,也是挑战。“许多观众会带着期待来看戏,一说《碧落黄泉》,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志超读信’,这一段如果唱不好,那你整个人物都不成立。”丁叶波表示,自己通过音视频资料,学习了很多老先生的唱腔,揣摩每段唱腔的铺排,品读每个咬字发声的韵味,“希望在传承好这些优美的唱段的同时,深入人物内心,演绎好角色,做到‘以情代人’”。
今年28岁的王祎雯在剧中扮演李玉如,她表示,自己内敛的性格和剧中人较为相象,这也让自己对角色的领会更加深刻。拍戏当中,王祎雯也在不断学习老艺术家们的唱腔,从一个吐字、一句唱腔中去领会《碧落黄泉》的精髓。“压力是有的,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朝气,只要努力学习,我们有信心把这部经典作品传承好。”
“经典的传承,最重要在于唱腔的传承。但也并不是完全模仿经典,要在深入领会后,表演出各自版本的‘汪志超’‘李玉如’”。沈刚表示,相对于前面版本的《碧落黄泉》,新版《碧落黄泉》年轻演员更富有激情,而他们具有时代特点的表演方式,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观众看戏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之间连嬉笑打闹都会跟之前不一样。”
据了解,传承版《碧落黄泉》将于12月15日在浦东群艺馆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