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翁 ”和他的群鹤图首次回到娘家徐汇汇弘楼!
爱鹤、敬鹤、颂鹤
画鹤至今24年
曾在徐汇区总工会下属的区文体中心担任美工退休的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密书画协会名誉会长的杜信先,12月15日第一次带着他数十幅仙鹤图来到娘家——徐汇汇弘楼办展,他打趣道:“该回家看看了!”
图片说明:左二为杜信先
汇弘楼一楼,他的十米长卷摆放在厅堂。但见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长卷里呈现出姿态各异、风情万种的丹顶鹤。有的如婀娜处子;有的似伟岸君子;有的仰天长啸;有的引颈共鸣。或翱翔天际,或双双对舞,鹤的生活、鹤的欢乐、鹤的爱情、鹤的奋搏一一铺成画卷,令人赞叹。
说起画鹤的渊源,杜信先感叹道,兴许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鹤的钟情和眷恋所感染;兴许解放前,父亲在老家高密曾挽救了一只折翅伤腿的仙鹤所影响。他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鹤已经成为一种寓意长寿、吉祥、忠于爱情的神鸟,它不单是一种生灵,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符号。
自东汉以来,鹤是神仙伴侣,是仙人的坐骑。那时,皇家园林、王侯苑圃、寺庙道观皆养鹤,至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连李白、白居易都养过鹤。那时的长安有“家家皆养鹤,鸡鸣鹤也鸣”之说。清代林则徐晚年虽遭诬陷,远放西北,但养鹤怡情,吟诗咏志。到了近代的上海松江,曾被称为华亭,也称鹤城。现在画鹤的名家更不计其数。但杜信先牢记恩师汪观清的教诲:“专攻画鹤,画到上海人一提到有个画鹤的,名叫杜信先就行了”。
百米《千鹤图》
世博会上一鸣惊人
在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杜信先接受了一个艰巨的创作任务,欲创作一幅99米长,2010只鹤的长卷(寓意九九归一,2010年蕴含世博会召开的年份),在世博会上展出。
为此,杜信先去过江苏盐城的大丰基地,到过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与鹤朝夕相伴。他仔细观察鹤的饮食起居、各种神情姿态。鹤的美深深打动了他,1600多张鹤图在他的照相机里定格,完整地记录了鹤群的生活习性、繁衍特点和成长环境,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之后,杜信先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百米长卷《千鹤图》,到2010年世博会参展荣获了一等奖。
之后,他又受老家高密宣传部的盛邀,以《鹤舞瑞雪》等多幅佳作参加了由莫言策划的第一届红高粱文化节,受到了专家、观众的高度赞扬。画展几度延期,闭展前,所有的鹤画被抢购一空,自称“鹤翁”的杜信先露出了久违的自信笑容。
03
抓住“三长”,凸显“三绝”
为鹤文化著书
近十年来,杜信先和他的群鹤图飞出了国门,走向世界。欧洲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鹤画展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曾被统一欧洲联合会授予中欧文化特使,多幅作品被意大利佛罗伦萨贝里尼博物馆等地收藏。
作为国画大师,杜信先在继承传统外,不断地创新,将花鸟画和山水画结合起来,拓宽了视野,使花鸟画蕴含更深的文化。难怪行家称,杜信先画鹤有“三绝”,意境之美;仙鹤之美;雪境之美。让人在“三绝”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美。
在画鹤的同时,杜信先对中国鹤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15年,他编撰出50000多字,130幅仙鹤图等的《千年华夏鹤飞舞》一书,著名书画家汪观清欣然作序“鹤鸣九皋”,充分肯定了杜信先为丰富发展鹤文化所做出的贡献。面对这次在徐汇汇弘楼的“鹤鸣盛世—杜信先画展”,他以坚定又沉稳的口吻说,鹤,我要一直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