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试验机、1 : 144的国际空间站 跟着小小模型重温人类逐梦蓝天之路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2月26日报道:手握纸飞机,向上飞出,幻为空中一架初教6飞机,不同时期的飞机走马灯般印在一张张电影胶片上,见证着我国航空发展征程。“初教6是我国空军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教练机,很多飞行员坐的第一架飞机就是这个型号的教练机。”半仿真半设计模型“梦——飞行梦 航空梦”的作者裘天麟介绍。
2022“矢志蓝天——静态仿真航空模型展”和“从云端,到天际——航天模型展”正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展出。100件仿真模型、240张图片、2件实物,各个历史阶段的明星飞机,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航空器,勾勒出世界及中国航空航天史,展现人类飞上蓝天写下的蓝天史诗。
位于群艺馆一楼的“矢志蓝天——静态仿真航空模型展”,展示了人类从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地霍克的小山坡上的第一架全尺寸飞机——“飞行者一号”“起航”,历经一战、二战、冷战、现代等各个时期,以及民航客机的发展,从世界航空史,到新中国成立后航空的飞速发展。
这里有各个时代的明星机型,比如电影《壮志凌云》的美空军F-14B(“雄猫”系列,是舰载战斗机中的扛鼎之作)、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策展人、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许劼说:“我们很多男生就是看了这部电影爱上飞机模型的。”
展览展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列宁号”是工农红军偶然缴获的战利品,参与了侦察、空中运输和联合作战等任务,后来红四方面军被迫向西转移时,将“列宁”号飞机拆散埋入大别山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重新挖出来后,因飞机的部件未能妥善保管而散失了,只留下一张机身部分照片。模型制作者殷跃华是一名退役陆军军官,他根据实机和同时期该型机的照片、以及航空专家陈应明老的考证资料,完成了这架飞机的每一个细节。泛黄斑驳的两翼缀着两颗红星,机身上的镰刀斧头和星星象征着工农红军,尾翼上还带着战火穿越的痕迹。
展览上还能看到殷跃华为纪念抗震救灾英雄制作的米171直升飞机模型,志愿军战斗英雄王海司令员驾驶过的米格-15战斗机。“飞机上的细节比较多”,殷跃华娓娓道来,机身喷漆要光滑,铆钉要钉得规整,座舱和起落架的改造,座舱盖透明,要做得透明,仪表和里面繁琐的开关按钮还有安全带,起落架上面有好多关节管线电线,飞机上的各种标志有时候要拿着放大镜贴好几天......
中国空军历史上有叱咤蓝天半个世纪的一代传奇——歼-6。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缩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毛羽飞为了还原飞机的细节,采访了当年驾驶歼-6击落闯入我海南岛领空的F-4C战机的老英模王柱书,现场还展出了他的采访笔录。“亲自探访退役功勋飞行员,最终完成当年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模型的制作,纪念这段被遗忘已久的历史,也是对历史资料的保存尽自己的一份贡献!”毛羽飞表示。
在展览现场,观众还能看到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商飞刚刚交付使用的C919试验机模型等。
“神舟”飞天、“羲和”逐日、“祝融”牧火、“嫦娥”揽月……中国航天人将浪漫神话一个个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二楼白厢“从云端,到天际——航天模型展”,有一面墙专门记录了这些中国航天器的浪漫名字。展览以世界航天和中国航天的发展大事记作为两条主轴,并以航天模型和火箭实物,生动展现了人类的星际足迹。
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将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送入太空的“东方号”火箭、将人类第一次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火箭和“阿波罗11号”登月舱,以及国际空间站、星舰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航天器等比例模型。与此同时,还有中国“天宫”空间站组合体、长征五号火箭、神舟飞船、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记录着中国航天发展辉煌成就的航天器,以及《三体》《流浪地球》等中国科幻作品里的未来航天器以模型及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作为特别展品,由上海航天805院提供的两件上过太空的火箭实物零件也进行了展示,观众可以来猜一猜是放在火箭中的哪个部位。
据策展人、上海市航海模型协会秘书长孙鹤峰介绍,这些模型套件一部分来自市面上能买到的现成套件,一部分来自航天院设计制作的模型成品,制作者们通过参考文字、图片资料,考证上色改造,手工制作而成。
为了本次展览,孙鹤峰专门制作了1 : 144的国际空间站。“喜欢航天航空模型和喜欢科幻影视作品一样,本质上是对于未来,对于天空的一种向往。我们不仅仅只是在享受模型制作过程当中所带来的愉悦,还寄托着我们对于未来的向往。”孙鹤峰说。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Model Z模型俱乐部联合主办,将延续至2023年1月2日。作为第十六届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的配套展览,模型大赛目前已成为汇聚全国各地模型爱好者的一次盛会,每年一个主题,至今已举办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