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生肖展”上新,难得一见的兔子文物来了
兔子灵动可爱,性情温顺,有繁衍不息、福寿康宁的美好寓意,自古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2023年是癸卯兔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精选了5件馆藏文物,并从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借展2件文物,举办“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展览1月18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整个大堂展区布置成红色,背景还加了红灯笼装饰,在传统文化中为观众带来欢乐祥和的年味。
兔子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所谓“家兔”明代才传入中国,在明代之前,文献里记载的兔子都是野兔。它们擅长奔跑,不受拘束,连宝马神骏都要取名“飞兔”“赤兔”。另一方面,兔子杂糅了神话、道教、佛教等因素,经由西王母和嫦娥奔月传说,成了天宫使者。
“带有生肖形象的文物及所涉门类很多,怎么挑选很重要。”上博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在策划展览时把馆藏中与兔子有关的文物罗列出来,进行“海选”,然后再结合门类的多样性确定最终展品。这些包含兔形象的文物历经千百年,来自从南到北多个地区,展现古代人民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
此次展览的7件展品中,有6件文物在一楼大堂展出,包括西周的兔尊、双兔车衡饰,唐代的白釉兔,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元代的水晶兔和清代的玉兔支神。其中,西周的兔尊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是青铜器中较为罕见的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南宋的青玉兔镇纸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该镇纸由和田青玉圆雕而成,玉质莹润。兔子呈伏卧状,双眼圆润有神,三片小嘴唇加以两侧阴刻的胡须,好似在微微颤动,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
这两件文物都是此次展览中借展的,为何选择它们?褚馨介绍,山西博物院的兔尊于1992年在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是非常有名的一级品。衢州市博物馆的青玉兔镇纸艺术价值很高。“南宋的玉器本来就稀少,这么大件的圆雕精品更是难得。而且,该文物于1974年在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及其继室杨氏合葬墓出土,史绳祖是有历史记载的南宋文人,这种特殊的渊源也赋予了这件文物独特意义。”
此次展出的其余几件文物均为上博馆藏。西周的双兔车衡饰铸造精良,双兔形象写实,造型生动活泼,是西周青铜车马器中的精品。唐代的白釉兔通体施白釉,台座底部露白胎微泛黄,兔眼点褐彩。在中国古代,白兔往往被视为祥瑞之兆,地方官员常将之作为贡品进献中央。
元代的水晶兔于1994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地宫出土,整体似作觅食状,质朴敦实、憨态可掬,有唐宋遗风。清代的玉兔支神质地为白玉,润泽光洁,玉兔支神摇扇持物,样貌怡然自得。这件文物也是上海博物馆所藏一组玉雕兽首人身十二支神坐像中的一支。
三楼历代绘画馆将展出清代画家禹之鼎的《仕女三兔图》轴,这也是唯一一件需要观众找寻的文物。不过,相比鼠年生肖展“一件在大厅,四件藏于馆内不同角落”的高难度玩法,这次的“寻宝”简单许多。“我们在导览上做得比较清楚,展签的文字量也很丰富,观众很容易就可以根据线索找到第7件文物的位置。”在褚馨看来,这体现了布展在人性化和巧思上的平衡。“这些文物大多是第一次亮相。我们借生肖展的平台,把馆藏里不太展出的文物展示出来,希望能让观众充满惊奇地说,‘原来上博还有这么好的文物可以看。’”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希望这些惟妙惟肖的“兔精灵”,能够为观众带来新年的跃动之喜。同时,针对此次兔年特展,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也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
“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将持续至2月26日。此外,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从这里出发——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也于1月18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展。展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五家文化场馆提供的68件/套珍贵馆藏文物和史料,为观众呈现以这座城市文化地标为原点,不断成长、繁荣的上海文化事业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