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慎余里》专题纪录片首映 讲述百年天后宫历史文化变迁

2023-04-13 20:15:57 作者:张力韵 来源:东方网 选稿:汪秦

4月13日,《百载重光文化赋能——上海天后宫·慎余里》专题纪录片首映式在天后宫戏台前大草坪内举行。这部纪录片是迄今为止,关于上海天后宫资料最为详实,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纪录片。随着纪录片问世,尘封百年的天后宫将以崭新姿态融入城区发展。

为了将上海天后宫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高端与时尚汇聚的上海文旅新地标,彰显沪上天后宫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天后宫知名度与美誉度,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委托SMG纪录片专业摄制团队,历时半年,几易其稿,完成专题纪录片的拍摄。

上海天后宫始建于1884年,由出使俄国大臣崇厚奏请清廷,并由苏州香山帮工匠营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殿堂式古建筑。自落成后,天后宫一度成为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随着岁月更迭,逐渐断了香火的天后宫,曾作为办公室、学校校舍、难民收容所及居民楼等使用。1980年,大殿移至松江方塔公园内,门楼前两只石狮子被移到了豫园门口。2006年,为配合城市建设,对原址仅存构件进行落架保护。2019年,天后宫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异地修复了天后宫门楼、戏台和东西看楼,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四合院落,并将原大殿的位置作为遗址展示。

天后宫保护复建工程是近年来静安区实施的唯一一个古建筑异地复建项目。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区文物局)对修缮团队实行全过程监管,始终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秉持传统工艺的延续和传承,运用原香山帮非遗的营造技艺,复原了清代精美的门楼砖雕与各色斗拱。尤其是戏台藻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修缮工艺的完美结合,竣工验收最终得到88.6分的优秀工程的高评分,多位专家评价该工程较好地体现了“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文物保护原则。2022年秋,经过全面保护和修缮,历经百年风霜的天后宫在苏河湾绿地重新亮相。

华润置地上海片区公司副总经理仉天翔介绍,修缮团队经历一整年的时间,把历史遗留的老木构件和老砖石构建进行逐一清点、编号、拍照、3D扫描、质量检测、价值判定等,再通过文物勘察,清点出1033件木构件和1601件砖石构件。在专家指导下,像医生一样对每一个历史构建又进行逐一精细的研究和修复,再通过逐一测绘,与三维建模等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进行结合,逐一找到这些历史遗留的木构件和砖石工构件在天后宫原来的位置,最大可能地复原到百年前。

该片围绕天后宫保护复建工程展开,系统梳理并讲述了上海天后宫一百多年来历史文化变迁。主要取景苏州河沿线天后宫慎余里建筑、万象天地、松江方塔天后宫等地,采访了曾经在天后宫居住的老居民、老邻居,上世纪90年代就拍摄天后宫居民生活的摄影家、长期研究天后宫历史的老专家、建设单位华润置地、天后宫和慎余里设计单位等各界人士。

筹拍期间,摄制组在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指导下,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走访了多处历史建筑、机构等,切实做好前期调研、材料搜集、文稿论证、拍摄制作等多个环节。片中通过“画面、旁白、访谈、字幕、配乐”等多种方式,建筑实景与历史资料巧妙穿插,展现了天后宫在静安区苏河湾发展历程中的百年沧桑,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史料详实、节奏明快的纪录片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中有诸多人物专访片段,成为该片高光片段。如上世纪90年代拍摄天后宫居民生活的摄影家郑宪章镜头中的天后宫;历史学家郑祖安、天后宫修复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交通大学教授曹永康、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幼炯论述天后宫复建过程;苏州香山帮三位非遗工匠师傅讲述当初修复戏台藻井的难点等等;此外,还特邀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陈宏局长畅谈天后宫保护性利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史专家郑祖安在发言中指出,“天后宫的恢复凸显了上海的城市特点,恢复了上海的重要历史文化符号,强化了上海的个性特色;同时给苏州河带来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名胜古迹,为苏州河开辟了一道闪耀历史迷彩的独特风景线,这对上海这座城市具有重大的意义。”

未来,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会发挥文化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文化赋能,将上海天后宫作为文物保护性利用创新实践的典范,打造其成为可看、可游、可听、可读的静安苏河湾新地标,讲好“静安苏河湾故事”。同时,与运营商华润置地公司充分沟通合作,发挥天后宫坐落于“万象天地”商业综合体的区位和景观优势,高效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带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商旅合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