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在中国|推动中国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巨头雅培又一“大动作”
跨国医疗巨头雅培带给中国老百姓的不仅仅有耳熟能详的营养品,旗下在心血管、糖尿病、成熟药品等健康领域的前沿科技更是令人瞩目。2023年4月24日,位于上海漕河泾的雅培创跃中心焕新升级后正式对外开放。该中心2017年在上海建成并投入使用,是雅培全球首个一体化的客户体验中心,此前主要展示雅培在核心实验室诊断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现升级改造后,成为对旗下涵盖诊断、医疗器械、科学营养品、药品等四大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科技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的一体化多功能中心。
深受进博会鼓舞 全力打造属于雅培的生命科技博览会
雅培发展史,起点是从1888年雅培博士在芝加哥创建雅培药厂开始,百年来稳步成长。1972年,雅培推出ABA-100血液化学分析仪和Ausria,一款用于检测血清中肝炎病菌的放射免疫检测产品,它的问世在行业中具有突破意义,也开启雅培了现代诊断业务。而相比之下,医疗器械虽然是雅培最晚涉足的领域,但后来居上已成为四大业务中最大的板块。从雅培最新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也清晰可见,一季度全球销售额达97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业务39亿美元,诊断业务27亿美元,两大业务占近70%销售额。
多年来一直位列全球医疗器械领域前三甲的雅培是名副其实的“ 大佬”。在上海的雅培创跃中心里,最前沿医疗科技产品让人惊叹。开启“手机测糖、个性化图谱控糖”的瞬感葡萄糖监测系统,帮助糖尿病患者摆脱指尖采血的痛苦;仅有红豆般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早产儿的福音;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为二尖瓣返流患者提供不开胸、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时间短的微创手术,标志着中国该疾病治疗进入“微创时代”……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人,居世界第一。对他们来说,监测好自己的血糖和治疗手段同样重要。传统血糖仪大多采用指尖采血方式来测量,而雅培的血糖仪大小相当于两个叠在一起的硬币,只需把传感器敷贴在手臂后侧,用智能手机或配套扫描仪靠近“ 扫一扫”,便可读出当前血糖指数。淋浴、游泳都能佩戴,无需校准,14天更换一次即可。
有着螺旋轨道、智能运载小车的GLP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更是雅培诊断领域“当家花旦”。我们在医院做完抽血检查后,血液样本在其帮助下,经历了一系列的“奇幻旅程”,最终形成可供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数据报告。
当一管血液样本来到装备了GLP系统的医院检验科后,一辆辆智能运载小车载着样本飞速前进,路线和速度可智能调节,如遇急诊血液样本,还能“弯道超车”。沿着螺旋轨道和高架,智能小车可以在不同楼层和房间穿梭,大大减少医务人员重复跑动次数,同时GLP系统可自由连接多款检测设备,实现样本高效精准处理。“ 轨道每小时可处理8000个样本,速度全球领先。除效率以外,独有的高架轨道和螺旋轨道大大节省空间”,雅培核心诊断全球副总裁陈迎说,“GLP系统的轨道采用的是无动力驱动和智能运载科技。首先,其轨道是类似于高速公路一样的存在,不会由于驱动问题而造成轨道上的样本运输中断;其次,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使个别样本运输出现问题,后续的样本也会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提前知晓,从而主动选择不同的路线以避免受到前序样本的影响。这就像是每一个运输样本的智能运载车上都安装了GPS实时通信,主动选择,智能路由。”
据悉GLP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已于两年多前引入中国市场,多家三甲医院和临检中心都已用上了。
陈迎在采访中提及,雅培已经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很多医疗器械产品成为“网红”,例如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经导管二尖瓣夹、不扎手指的血糖仪等。创跃中心此番改造升级,是受进博会的启发,从而成为雅培在进博会之外最大的展示平台。
入华35年 研发精准医疗解决方案为提升全民健康努力
每一个医疗决策的背后,都离不开检验科为其提供精确、快速、可靠的诊断信息。
对于健康人群,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降低疾病发病,节省医疗成本。在早诊早筛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上,雅培创造了不少“中国特色”的模型。以现在大众非常关心的肺结节为例,以往通过影像确认肺结节后,唯一的手段是6个月后复查发展情况。现在通过抽血检测,加上影像,在风险评估模型中就能测算出病变为癌症的风险多大,可以第一时间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同时也能尽早发现问题。
在与30多家国内三甲医院长期合作、4000多病例的跟踪随访中,目前雅培已帮助构建肺癌早筛风险评估模型、肝癌早筛风险评估模型、卵巢癌早筛风险评估模型。
其中,2016年雅培在中国上市PIVKA-II,被称为异常凝血酶原,是肝细胞癌筛查中的重要检测指标。在这款检测试剂上市之初就携手国内知名医院发起“PIVKA-II中国人群肝癌临床诊断路径多中心研究”。陈迎说,“两年后,该研究首次确定了中国健康成年人的参考范围,这是对世界范围内PIVAK-II参考范围数据的重要补充。此后,我们基于这款试剂,连同其他一些实验室指标,推出了ASAP肝癌风险评估模型,更是弥补了该指标在这个领域应用空白,并且将此模型推广至亚洲各国。”
全力支持 助力“健康中国2030”蓝图早日实现
早在20世纪30年代雅培就在中国开展业务,并自1988年经营。深耕35年,这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已“家大业大”,建设了4家工厂、3个研发中心、2个培训中心与1个客户体验中心,超过6000名员工,连续12年获得出雇主认证。
与此同时,通过助力本土研发和医学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雅培推动着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以创跃中心为基地成立的雅培诊断学院,已覆盖实验室运营管理、智慧检验等课程,到2030年有望为一百多万中国检验人员提供培训服务”,陈迎说。此外在擅长的心脏及血管领域,雅培多年来持续投入专业培训,以中国电生理医生专业教育为例,系列课程已覆盖600余名年轻的心脏电生理外科医生,切实帮助他们掌握驾驭高精尖房颤消融术的技术能力。
“众所周知,在中国,我们有’健康中国2030’的蓝图。在雅培,我们也制定了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确保我们的创新围绕提升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改善医疗健康服务的整体可负担性展开。”陈迎说。
雅培可持续发展2030计划是:到2030年,为全球30亿人提供产品与服务。显然中国是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在前沿医疗健康科技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上做进一步提高。
“为此我们开展了很多本土合作,今年2月刚与国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雅培先进科技,国药可及性优势,强强联合,为中国病患提供更多服务”,陈迎说,雅培将通过持续本地投入,深化中国市场布局,增强行业合作等方式,让前沿的生命科技和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可及,积极塑造医疗健康的未来,全力支持“健康中国2030”蓝图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