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广和、梅林、光明,这场线上展览唤醒幸福的味道→

2023-05-10 11:13:30 来源:上海杨浦 选稿:蒋昕婕

图片

2023年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活动

“上海味道”

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标签,

更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独特情感。

本期线上展览邀您走进

正广和、梅林、光明的品牌故事,

唤醒幸福的味道。

正广和

图片

2013年,梅林正广和大楼成功从通北路400号平移38米至通北路济宁路路口。这幢老建筑,见证了史上最早的天然健康果汁饮料——乌梅汁、乌梅汽水,和第一瓶保持人体平衡的功能饮料“正广和盐汽水”的研制、出厂。

1864年,英商史密斯在当时的上海英租界内(今福州路44号)创办“广和洋行”,主营洋酒和汽水业务。1882年正式更名为正广和洋行,取意“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1892年,在虹口提篮桥附近筹建正广和汽水厂,并以星座名“AQUARIUS”(中文为“宝瓶座”)命名英文厂名和产品。1921年,工厂迁址韬朋路,即今杨浦区通北路400号扩充新建。

图片

正广和洋行旧址现福州路44号

抗战前夕,“正广和”鼎盛发展,“汽水大王”几乎完全控制国内汽水销售市场,成为国内最大汽水厂。包括最出名的柠檬汽水在内的许多品种不仅在国内及远东地区销售,还远销英国、澳大利亚。

图片

图片

正广和汽水广告

为了宣传,“正广和”不仅在各大报刊登大幅广告,还使用装有漂亮锯齿形布篷的马车穿越整座城市,开上海滩马车送饮料先河,及至首创汽车送货上门。

图片

19世纪末运送正广和产品的马车

上海解放后,于抗战中被迫停产的“正广和”获得新生。1966年,企业改名“上海汽水厂”。随着改革的春风吹起,上海汽水厂也开始推出新产品。1978年试制成功与国际名牌“可口可乐”相近似的“幸福可乐”。随着“幸福可乐”广告的风靡,生产“幸福可乐”的上海汽水厂成为时代“弄潮儿”。

图片

80年代街头“幸福可乐”广告

1992年,老字号恢复更名“正广和汽水厂”,1994年又成立正广和总公司。1995年,“正广和”抓住上海水质警报的机会,宣告成立上海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正广和桶装水逐渐占据上海市场半壁江山,成为申城桶装饮用水第一品牌。

图片

上海汽水厂恢复正广和汽水厂厂名

除桶装水外,“正广和”还在开拓功能饮料、果味饮料、茶饮料等新品种,如今,150多岁高龄的老品牌“正广和”仍在将“水”的事业发扬光大。

图片

正广和复古广告

梅林

图片

从一罐番茄沙司起家,上海“梅林”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独先天下而春”,它是如何开启中国罐头工业的先河?“香自苦寒而来”,它又是如何经历九十多年的岁月变迁?

梅林,有着超过9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以罐头食品、调味品闻名全国,成为几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梅林公司1920年代末创办于上海法租界蓝维蔼路(今肇周路)德祥里13号的一处石库门中,主打生产番茄沙司,因口味不逊美国产“台尔蒙”牌番茄沙司,价格则优势明显,很快畅销沪上。到了1930年,创始人石永锡、戴行水等拿出积蓄并向银行贷款,正式成立梅林罐头食品厂,1933年又有冯义祥、屠开泰等注资,成立梅林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图片

虹桥路上原梅林厂的大门

为了拓展市场,梅林将眼光由西式番茄沙司转向了中国的传统菜肴。经过苦心研制,红烧扣肉、红焖牛肉、红烧鸡、油焖笋尖、四喜烤麸、五香禾花雀、凤尾鱼等罐头食品源源不断地应运而生。在1934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梅林”罐头食品获得了“大会感激”评价和“成功合作”的证书。

图片

图片

早期梅林番茄沙司及罐头广告

1960年,为扩大发展“梅林”企业与“梅林”品牌,上海在行业调整中,将梅林罐头食品厂迁址军工路224号。原军工路224号的国营益民食品二厂的设备以及人员全部并入,梅林罐头食品厂的生产规模再次扩大。

20世纪50年代末,“梅林”聘请捷克专家按西菜定位研发出特制的午餐肉罐头,后经改良,大量外销。从50年代到70年代,八宝饭罐头、番茄沙司、火腿罐头等梅林产品,风靡世界。

图片

1950年代,梅林厂工人们在处理鸡肉

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市场的拓展,“梅林”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1987年,以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为龙头企业,包括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组成了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

1991年,又组建了中外合资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梅林”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

1997年,上海梅林(集团)有限公司和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食品第一股。

图片

梅林罐头食品

光明

图片

上世纪风靡上海的“光明啤酒”是上海自己制造的第一个品牌啤酒,那时市面上流传着一句话:“喝啤酒,喝光明”,成为了上海人的骄傲。

上世纪30年代,占据上海啤酒市场的主要有三家啤酒厂,华光啤酒厂的前身——位于定海路350号的怡和啤酒厂便是其中之一。

英商怡和啤酒厂创建于1936年,商标为EWO(怡和)牌。1953年,怡和洋行将啤酒厂资产售予中国华光工业公司,工厂由此改名为地方国营华光啤酒厂,产品牌号改为光明牌,以火炬为商标。次年,啤酒产量达到3200吨,是原怡和啤酒厂年产量的3倍。

图片图片

“光明”啤酒酒标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华光啤酒厂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在这一时期,国内啤酒需求量上升,华光啤酒厂援建了很多其它啤酒厂,对建厂和生产进行指导。

图片

图片

华光啤酒厂地方分厂“光明”啤酒酒标

1993年,啤酒厂与澳大利亚富仕达中国有限公司合资,后又转为富仕达独资。2006年,由于三得利国际集团的收购更名为三得利光明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尽管投资商几度更迭,但直至停产前,啤酒厂的功能从未改变,“光明牌”啤酒也始终维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