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正式通车

2023-07-03 17:22:48 来源:上海宝山 选稿:张丹洋

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自上海经江湾至吴淞,长约14.5公里。其前身是1876年(清光绪二年)英国怡和洋行等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1876年6月30日上海至江湾段修成,7月3日正式通车。

汽笛鸣响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打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此后的风雨百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城市变迁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抗战炮火的洗礼。

1863年7月,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钦差大臣、江苏巡抚李鸿章要求修筑上海至苏州间铁路,为李拒绝。其后三四年间,在沪外商多次提出修筑铁路,也都遭到拒绝。

1866年,在未经中国同意的情况下,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奥立维·布拉特福(Oliverb Bradford)发起修建一条从吴淞码头到上海的窄轨铁路,并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组织“吴淞道路公司”(Woosung Road Co.),他刻意回避“铁路”二字,诡称要修筑一条“寻常马路”,骗取了上海道台沈秉成的许可。后来由于资金短缺,公司被让给英国商人,另外组成“吴淞铁路公司”(Woosung Railway Co.Ltd.),其在华代理人为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1880年

吴淞铁路公司委派英人玛礼逊为总工程师兼负责人。玛礼逊于1876年1月8日抵达。在英国订购的机车、车辆和路轨等筑路器材亦先期运抵上海,并曾向中国海关请求免税进口,谎称是“供车路之用的铁器”,虽被地方官员拒绝,但后来还是私自起岸了。

1876年1月20日,上海至江湾区段开始铺轨。冯焌光接任上海道台后,他参阅了吴淞铁路公司的免税申请,又从《申报》上看到报道的内容,完全明白了这个公司的企图。冯焌光立即会见英领事麦华陀(Waltter Henry Medhurst),对英国商人擅自建造铁路提出责问,并要求暂停筑路,会商周妥后再行兴筑。怡和洋行表面上遵守停车1个月,实际铺轨工程照常进行,不到1个月又恢复了行驶。冯焌光将情况详报两江总督沈葆桢,请咨朝廷总理衙门向英国公使交涉。

1876年4月7日,清政府总理衙门就吴淞铁路事再次照会英使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t),请饬令英商停办。威妥玛遣派汉文正使梅辉立(William Fredrick Mayers)赴沪调停吴淞铁路事宜。4月10日,梅辉立先往天津与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会晤,李鸿章提出:“何不由中国照原值买回,另招华商股份承办。……如此则洋商资本不致无着,而中国主权亦无所损,似是两全之法。”

1876年4月18日,梅辉立与冯焌光在沪会谈,梅辉立称,铁路如由中国收买后,仍交怡和承办数年,冯坚决不同意。由于英方“处处挟制中国,多不合理”,遂罢议。交涉虽告停顿,铺轨工程仍在继续,1876年6月30日,上海至江湾段竣工通车;7月3日,吴淞铁路上海江湾段正式营业。

吴淞铁路的通车典礼上,前来围观的群众“立如堵墙”

1876年7月18日,西人在江湾督率工人用篱笆圈占乡民之地,引起斗殴。其时正好电业公司西人博儿骑马过此,用手枪击伤一名华人。8月3日,火车在江湾镇北面试车时轧死一名行人,乡民大愤,抗议声浪迭起。上海道台冯焌光再次照会英领事麦华陀,请其停驶火车。

在连续发生“事件”“事故”的情势下,经过地方官吏据理交涉, 8月20日,英公使威妥玛令上海英领事转饬英商停驶吴淞铁路火车,同时停止铁路续建工程。经过多次会谈,双方订立《收买吴淞铁路条款》10条。内容大要为:铁路由中国买断,所有地段铁路、机车车辆等项中国买断后即与从前洋商承办之公司无涉;在价款没有付清之前的一年内,仍准许洋商办理客运营业,不许办理货运;铁路土地、机车车辆及站房等设备财产价值,双方联合清查确定。收买付款办法分作3期付清。至此,拖延多时的吴淞铁路纠葛得以结案。

12月1日,中断多日的吴淞铁路恢复行车营业,并且正式宣告上海至吴淞全线通车,全程行驶30分钟。建3个车站,即上海站、江湾站和吴淞站。上海站(时称“上海火轮房”)设于今河南路桥北堍,当时为“二摆渡”河北岸(亦有称“铁大桥”河北),车站东面为陆家宅和孙家宅(今“西泰华里”居委辖地),北侧为陆家坟山(今“铁马商场”周围),西为徐氏未园(粤商徐润私人花园,今为街头绿地),这一带原为棉花种植田地。站屋为木结构,共2间,一为票房,一为行李房、值班室。站内建有单侧式月台,长约50米。这条铁路通车不足一年,乘客已逾16万人次,可见获利不菲。

1877年10月20日,清政府赎路款项按时付清,吴淞铁路于当天下午2时正式收回,不久即全部拆毁。

1895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援北洋修筑军用铁路之例,先后两次向清政府总理衙门建议修筑“吴淞——上海——江宁”之间的铁路,认为修筑此路“有益商务、筹款、海防三端”。并建议此路分为5段筹办,以“吴淞至上海、上海至苏州、苏州至镇江、镇江至江宁以及苏州至杭州各为一段,筹一段之款,即办一段之路”,并提出预算及筹款办法。

其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迫于全国舆论,宣布施行“力行实政”政策,表明要改变过去在建设铁路问题上的拖延态度。清政府下令给两江总督刘坤一,要他对张之洞建议修筑吴淞至江宁铁路一事“实力筹办”。张之洞与直隶总督王文韶会奏,将吴淞至江宁铁路划归盛宣怀主持的铁路总公司办理。经清政府允准并批示以官款“先修淞沪、后筑沪宁”。据此,吴淞上海间的淞沪铁路得以再建。

淞沪铁路公司

1897年1月3日,铁路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以盛宣怀为督办,同时在上海设立事务所,不久总公司移于上海,盛宣怀亲自驻沪督造。线路大体循原吴淞铁路走向,利用旧路基约3/10。1898年8月5日,淞沪铁路全线竣工,9月1日正式通车营业。

1897年在原吴淞铁路的遗址上重建淞沪线

淞沪铁路全长16.09公里,自上海站(今闸北区东华路)至吴淞炮台湾。建路初期,设上海、江湾、张华浜、蕰藻浜、炮台湾等5个车站。

1904年,淞沪铁路归并沪宁铁路管理后,改称“淞沪支线”。

民国时期,上海改为特别市,华界迅速发展,近郊乘客日渐增多,陆续增加至9个车站。

淞沪铁路上的上海站,1930年

江湾火车站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时,淞沪铁路沿线站屋全部损毁,线路桥梁被炸。

“一·二八”之后被炸毁的淞沪铁路,1932年

停战后,线路修复,但沿线站屋延至民国23年才重新建成,客货运输逐步恢复至战前水平。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本伪“华中铁路株式会社”将这条铁路更名“吴淞线”,并往炮台湾北端延伸半公里直达江边,沿途车站增至14个;在日军投降前,何家湾至炮台湾的轨道遭破坏。抗战胜利时,被毁路段修复,宝山路至蕰藻浜每天开行旅客列车8对。

上海解放后,淞沪铁路继续办理客运。1962年,上海公交线路延伸至吴淞镇及上钢一厂等处,行驶线路基本上与淞沪铁路平行,加上淞沪铁路客货列车对闸北、虹口市区平交道口人车通行干扰较大,淞沪支线旅客列车于1963年初全部停驶。淞沪铁路何家湾至宝山路区段改作货物运输线使用。

原淞沪铁路火车驶过东江湾路附近

淞沪铁路新广路段,名副其实的“弄堂铁路”

1997年,淞沪铁路线宝山路站至江湾段钢轨被拆除,建设高架铁路,即为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明珠线”,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其经过的宝山区部分地段和虹口区及静安区的宝山路段,都是利用原先的淞沪铁路旧址。

1997年4月,淞沪铁路拆轨仪式

2000年12月,明珠线(3号线)一期工程通车

今天,在宝山区的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内,还保留了一段长度1000米的淞沪铁路中成专用线的旧址。在铁轨穿梭园区的不同节点上,都精心布置了各式各样的“火车”,成为园区一道独特风景线。

园内保留的部分铁轨,以及精心布置的火车模型

2007年10月中旬,淞沪铁路的吴淞镇旧址,按原貌修建的“吴淞火车站”,以一段铺着砾石的铁轨、一个老式火车头和一座车站小屋,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再现了当年淞沪铁路的繁忙景象。

按原貌修建的“吴淞火车站”

作为昔日淞沪铁路的终点的炮台湾,在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建了一面浮雕墙,上面雕刻着一只隆隆向前的火车头,纪念着一百多年间的故事。

(来源:上海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