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焕新”第三届我在老城厢“修”建筑城市更新创意赛举办
文庙、蓬莱路、梦花街,这些老西门这个老城厢里耳熟能详的地方,如今,伴随着拆迁,等待着城市的新一轮更新。有那么一群小朋友,他们是老西门辖区内的学生,借助专业设计师的“大脑”,为这一街区的未来出谋划策,展现年轻人的独特创意。近日,由老西门街道主办的“西门•焕新”——第三届我在老城厢“修”建筑城市更新创意赛决赛于敬业中学礼堂举行。该大赛举办至今已是第三届。
据悉,来自蓬莱路第二小学等八所学校的学生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七所建筑规划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结队组成8个学生专业组进行比赛。与往届不同,今年在赛制上有所创新。引入的建筑规划专业机构人士与学校学生进行结队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在施展想象力的同时得到专业上的支持,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街区改造创意作品;增设的“社会化征集”之门向社会大众开启了投递对老城厢改造的创意想法的通道;幼儿组的加入则把孩童视角带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当代中国职业建筑师中的杰出代表——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邢同和、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总经理李坚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评审团。
老西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姚恒衡表示,我在老城厢“修”建筑城市更新创意赛的举办贯让老西门街道的学子们亲身参与到自己学习、生活、居住的老城厢的旧改工作之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城市记忆,传承老城厢历史底蕴,为老西门街道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随后,八支战队先后对各自参赛作品的创作理念与内涵进行了讲解,并且进行了街区改造3D漫游和成果沙盘的展示。荣获一等奖的大同初级中学“Reborn”战队分别从历史、美食、萌宠三个篇章进行“梦花街焕新”,详细介绍了梦花街历史展览馆、美食集市以及萌宠集市的设计规划。获得二等奖的敬业中学“‘敬’修蓬莱”战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梅溪小学“‘厢’遇‘梅’好”和向明初级中学“龙门变变变”战队分别从文庙区域规划与历史文化改造、产业功能策划以及打造微型社区文化广场这三个角度对蓬莱路和迎勋北路进行改造升级。其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梅溪小学还颇具创意的使用乐高搭建了成果展示沙盘,得到了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称赞。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梅溪小学的参赛者高睿熙在获奖后告诉记者,自己比较喜欢画画,所以参与了这个项目。团队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个城市更新项目,他们先后在知名博主小墨墨的带领下参观了蓬莱路、龙门村等地,并且来到上规院,向专业的设计师学习,一起用乐高搭建了沙盘,把旧城区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