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作战第一天,一颗炸弹离我仅有8米处爆炸……”| 红色印记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留存珍贵历史记忆,挖掘地区红色资源,闵行区档案局(馆)、闵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工作,2023年2月起走访区内10位抗美援朝老战士,进行采访和照片、视频拍摄,并制作成专题片《致最可爱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兵,聆听他们为大家讲述的动人故事。
家住闵行区莘庄镇的金斌,1932年5月出生,今年已经91岁。1950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1951年1月3日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身为通讯班长,金斌在战场上就相当于“半个指挥员”,不能出错一个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金斌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言辞慷慨激昂。
“走好自己的路我时常想起朝鲜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战友们,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一直努力工作,为人民做贡献。”
金斌
“我们当时乘着火车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新义州。入朝后,千里行军赶往三八线,因为美军飞机白天持续不断地轰炸封锁,我们只能晚上走,连续走了7个晚上,终于到达三八线附近”。
令金斌印象最深的是,入朝作战的头一天晚上,就遭到了美军飞机的轰炸,“我们躲避在山沟里,一颗炸弹在离开我仅有8公尺(米)的地方爆炸了,亲眼看到我的战友就这样牺牲了,而我幸免于难”。
金斌是通讯班长,当时年仅17岁,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5军,志愿军23军37师219团2营。“我们通讯班算上我一共11个人,并且都是年轻人”。
金斌回忆道:我们跟美军展开拉锯战,每晚待在坑道里,非常辛苦。美国人武器好,而我们因为刚刚解放不久,只有“小米加步枪”,但是志愿军还是拼尽全力,也牺牲了不少战士。
上甘岭战役期间,金斌所在的部队被派去支援兄弟部队,“我们营一共派遣了3个连。而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传达营长的命令,任务特别重要,相当于半个指挥员,不能出错一个字”。金斌再三强调了他工作职责的重要性。
金斌正在讲述他的故事
“我前后去了上甘岭两次,战斗异常惨烈,持续时间也很长”,金斌说,1953年7月25日,他和营长到连队安排布置作战任务,准备第二天攻打上甘岭。当天,布置完任务后,正准备吃饭时,营里的参谋跑来报告营长,说营部出了事情,通讯班的同志基本上都牺牲了。
顾不上吃饭,金斌和营长赶忙回到营部,教导员看到金斌,激动地说:“小金,你竟然没死啊?”金斌则回答道:“教导员,我死了你还能见到我啊?”说完,金斌和营长、教导员就一起流泪。
金斌心想:“首长就等于我们的家长,我们是小辈,他对我们关怀备至”。
1953年7月,两军签订停战协议后,首长把金斌推荐到石家庄军校学习,但是金斌因为得了贫血,没有去成,一直在医院住了4个月才算把身体养好。后来师部的首长让金斌留在师部,担任放映队的小队长,学习放映技术。
1954年金斌入了党,在电影队一共待了1年左右。1955年留在部队复员。1956年回到家乡上海。
1964年,金斌开始在徐汇技工局工作,成为一名保卫干部。期间两次光荣地被评选为优秀保卫干部。
1965年之后,金斌又被调到机械修理厂,担任党委书记。“当时,这家机修厂只有80名员工,其中党员只有20人,于是我跟领导班子的同志们坐下来一起想办法,如何发展更多的党员。”金斌大力挖掘技术干部,从别的厂里调来一个非常优秀的干部,叫贵向雄(音)。通过找贵向雄谈心,金斌得知他父亲被划为右派分子,因此他有很重的心理负担。于是金斌坚定地告诉他:“投胎不能选择,脚下的路是可以选择的,你走好自己的路,就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要把你的真本事都拿出来。”后来贵向雄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好,在金斌的推荐下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几年后,广州军区要我们公司推荐一个技术干部前去支援,我们推荐了贵向雄。他在那里工作了2年,升为团级干部。我为他感到非常骄傲”,金斌自豪地说,后来机修厂发展到了300人的规模,奉贤塔吊这些都是该厂生产的产品。一直到1994年退休前,金斌都在这里工作。
“我时常想起朝鲜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战友们,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一直努力工作,为人民做贡献”。对于年轻人,金斌想说,一定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要为国家和人民出力。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积极加入党组织。年轻人的未来是光明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更加强大而不断奋斗。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