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的“海棠密码”,奉贤这个社区有实招!

2023-09-23 20:52:19 来源:上海奉贤 选稿:蒋昕婕

“海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让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治理,由“服务对象”转变为“自治主角”,也正如一朵朵盛开的海棠花,瓣瓣同心,层层包裹,共同演绎幸福生活的实景图。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走进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解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的“海棠密码”。

讲好海棠故事 共享美好生活

图片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也是城市文化融合、市民凝聚力和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场所。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成立于2017年11月,由六个居民小区组成,区域总面积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80户,4100多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人员构成复杂、利益需求多元、矛盾问题集中,属于典型的融合型社区。

六年多来,海棠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从“周恩来总理与海棠花”的情缘说起,到“校社联动、文化赋能”,再到“贤城贤治群贤共治”,形成“党建引领+X”的服务矩阵,让治理“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生活“有质感”。2022年,被奉贤区民政局授予全区社会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海棠社”新贤联谊会成功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

一个故事

图片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海棠花好,温暖,古朴大方,不张扬,海棠花之间都很团结。”居民区老党员刘阿姨,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来到海棠社区珊瑚湾雅苑小区定居,当她听说居住的小区成立了新居委并命名“海棠”时,顿时热血沸腾,思绪万千,她想起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想起了淮安的那片海棠林。

来到她家的“党群微家”,你会看到有三五成群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共商小区里的大事小情,修订“美丽规约”,解决邻里纠纷,记载好人善事,推动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居民家庭落地生根。当然,听她口述“周恩来总理与海棠花的故事”更是必修课。这几年,她还应邀走进美丽校园,走上三尺讲台,为高校师生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政课,让周恩来总理的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激发莘莘学子的爱乡情怀和报国热情。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用好故事凝聚人心,让社区有温度、有厚度、有气度。在主题党日和“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系列活动中,社区居委干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这个人》,同样让党员群众仿佛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培育和形成“向上向美、崇德向善“的海棠文化。

一个阵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保证。2019年7月19日,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以“《红楼梦》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为题,举行“海棠社”结对启动仪式,打造了第一个社区全开放自助文化阅读书廊,同时开启“校社联动、文化赋能”的新篇章,为创新治理增添“新动能”。

在“两个和美”创建工作中,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红军带领师生来到海棠社区滩浒村,挖掘、整理、修复和提炼原生态滩浒海渔文化,成立滩浒渔村文化教研基地,举办渔村文化沙龙分享会,让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渔村走出了“渔村振兴、渔业增值、渔民增收”的逆袭之路。2020年,鳗鱼苗捕捞技艺和海蜇古法腌制工艺成功入选第七批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9月,“滩浒三宝”(大白虾、海蜇皮、凤尾鱼)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书》。如今,“上海最后的渔民生活故事”见证了沪浙两地深厚的隔海情缘,述说着今时不同往日的美好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年12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与海棠社区签订“海棠社”党建结对协议,将课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完成“竹源”和“珊瑚BAY贝”两个社区“微花园”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花粉传播”为主题,开设公益“自然课堂”,让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

图片

2021年9月,“海棠社”阵地再添新的成员,奉贤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基层示范点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蒋传光党员导师工作室在社区成立,举办社区法治文化节活动,开设“海棠社”法治客厅,举办法治讲座,演绎法治情景剧,指导法律文书起草,让法治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聚智赋能“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拓展“海棠社”阵地功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景观系和党委学生工作部等,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思政教育”和城市规划设计等点单式服务,组织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一群人

图片

海棠社区居委会支部委员会与民革奉贤区委新党员支部共同发起成立“海棠社”新贤联谊会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2021年9月17日,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与民革奉贤区委新党员支部共同发起组建了“海棠社”新贤联谊会,在协调邻里关系、联络社情民意、文明教化、慈善公益、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两年多来,作为单位会员的民革奉贤区委新党员支部党员经常深入到困难居民家中走访慰问,定期到社区沉浸式服务大厅开展“轮值”服务,倾听民声、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商讨民事,以政协提案的形式,提交公交站(点)设置、候车亭和线路规划调整等意见建议,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今年4月20日,由民革党员个人捐款并建立“海棠社”孝贤文化慈善基金,所有善款全额进入上海市慈善基金奉贤区代表会指定账户,定向用于海棠社区“孝贤文化”传播,海棠社区“孝贤文化”阵地建设和海棠社区困难家庭、独居老年人关爱帮扶,并通过公益集市和义卖、义诊、义捐的方式,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慈善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小团队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建了325人的“海棠美”志愿者队伍,成为政策宣传员、义务调查员、文明示范员、问题巡查员和矛盾调解员。同时由文艺爱好者组成的“五彩海棠”歌舞合唱队、乒乓队、篮球队、骑游队,让居民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荣获上海市第二届“蓝天至爱计划”资助项目、2020年奉贤区“舞动奉贤康乐健美”工程优胜奖和 2020年度“向上向美乐在海湾”优秀群众团队。

02

小庭院

“辛夷小院”是由居民区党员申瑞雪发起的,通过居民“认领、认种、认养”的方式,打造了300多平方米的社区共享自治花园,在传播绿色、分享快乐的同时,成为增进邻里关系、享受幸福生活的载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居民从小院里采摘一把新鲜的香草,通过蒸馏分离出100%饱和的原液,那就是什么纯露。小区志愿者刘小平数年如一日,义务给花草浇水、除虫、换盆、施肥……在他看来,做“义务花匠”是一份利己利人的好事情,既能帮助照顾花草,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去年,他花钱买来几十株牡丹,让小院呈现国色天香花满园的景象。

03

小画笔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七十多岁居民区党员徐卫国,每天坚持画画的同时,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眼疾的妻子。平日里,他还在社区举办书画交流笔会,元旦春节免费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疫情期间,当他看到小区里每天穿着大白、小蓝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用笔墨致敬抗疫英雄,通过真实场景潜心创作了11余幅社区抗疫人物作品,被央广网称为“上海爷叔”。

04

小课堂

“看到那么多贤人、能人、达人参与社区治理,我也不能‘闲’着啊,一定要做点什么。”小区居民魏有斌主持的桥牌入门知识公益讲座,让居民沉浸式体验这项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竞技运动之独特魅力。经奉贤区体育总会桥牌分会评审,授予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居民委员会2023年度奉贤区基层群众桥牌运动先进集体。10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也在社区开设了“初心·微课堂”,他们就是一枚枚闪亮的党徽,熠熠生辉,也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

05

小工坊

蓝靛,给生活染上幸福的色彩!毕业于新疆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居民区党员白海燕,以“文化、传承、环保”为核心,让居民本来简单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一匹素色的布料经过蓝靛染制后,立马就有了如天空一般梦幻的色彩,再配上心仪的图案,赏心悦目,充分诠释千年蓝染技艺与现代时尚生活的完美结合,淡淡优雅的气质,让“蓝靛”文化赋彩生活,展示“海棠人”不一样的美感。

06

小美味

“这里的海棠糕,是美味与文化兼具一身”。走进朱海平家的小院,绿意盎然好漂亮,小盆景端庄秀丽极具观赏性。前不久,夫妇俩报名参加了传统糕点制作培训班,抽空去附近的古镇老街上“偷师学艺”,有时在旁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回家后两人默默地盯着手机上的视频,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的工序流程,经过反复斟酌,反复琢磨,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海棠糕新鲜出炉啦,花香浓郁,好似百米之外就能闻到海棠花的味道,轻轻咬上一口,唇齿间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一个故事,一个阵地,一群人……解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的“海棠密码”。海棠社区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打造“微阵地”,激活“微空间”,引领“微联动”,深化“微治理”,做实“微服务”,稳稳地托起了居民生活的“微幸福”。如今,一条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社会治理精品线路,让你沉浸式地感受“花开海棠的样子,幸福生活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