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穹顶下,艺术家沈伟把舞蹈、绘画、影像《融》在了一起
由编舞家、视觉艺术家和导演沈伟担任艺术总监,30余位中国当代优秀舞者共同呈现的全感官体验作品《融》2023版,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与广大市民见面。
该作是沈伟三十余年来对艺术跨界、文化交融、通感美学之思考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的首个自制项目。
2011年,沈伟在纽约公园大道呈现了军械库委约作品《分与合》,而《融》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突破创新。
2021年,沈伟首次将《融》这件作品的构想带到上海。彼时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还是一片规模宏伟,有待修缮的水泥厂房。在炎热的天气、四面通风的空间中,舞者们与蚊虫共舞,作品却也与空间一道呈现出了废土与野性交融的视觉奇观。
2023版《融》本次全新亮相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圆内方的场馆结构不仅为作品提供设计灵感,修缮一新的空间也让艺术家在作品的呈现上有了更加完善的支撑。
《融》由展览、影像、现场表演三个段落融合交织组成。
进入巨大而未知的穹顶内部,首先遇见的是第一部分展览《万物皆有灵》。
展览呈现由沈伟创作的64件当代艺术作品,媒介涵盖绘画、文字、摄影与中草药嗅觉装置,与《易经》卦象一一对位。
展览试图唤起观众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宇宙为圆,孕育万物”的哲思。
虽然在舞蹈领域获得很高成就,但是沈伟的绘画、影像、装置作品不仅与他的舞蹈作品形成了和谐交互的共生关系,而且获得业界良好的评价。
沈伟与他的作品。
正如沈伟自己所言,“我的绘画永远都会有舞蹈的生命感、运动感,还有音乐性。我看绘画看到的不只是视觉,还能看到万物的时间和生命。”
第二段落为实验影像《一切且相连》,由两段交织剪辑的影片组成,分别拍摄于2010年的纽约和2021年的上海。舞者们以肢体作为语言,连通两座城市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的对话。
舞者们看似即兴肢体表演,背后是沈伟精心构思的表达实验。当这些年轻的生命在象征城市精神的公共建筑间流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联系由此被呈现出来。
《融》第三段落,是一段长达半小时的现场表演。
30多名专业的舞蹈演员,在融合装置、多媒体、声音、舞蹈为一体的现场表演中,以身体为笔,以脚下的一方舞垫为纸,用光影、颜料产生即兴画作。
观众则有机会穿梭于舞台之中,超近距离地观看作品,自己也“融”为表演的一部分。
演出开始前,来自纽约的沈伟舞蹈团演员还在与舞者们对动作进行沟通、研究。
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空间里进行跨媒体、跨学科的艺术展示,对筹备、制作、排练等阶段都要求精密的设计。而沈伟本人强迫症式的艺术家性格,更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之下,不断试图挑战极限的操作,以保证展出的所有细节都在他的把控与想象之中。
表演之前,沈伟会亲自将每一位舞者用到的颜料涂在地面上。配色、用料都有艺术家本人的思考与讲究。
国际艺术节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开演前不断对舞台上的装置进行调整。
舞者们为表演进行着热身。
首演前,沈伟与舞者们进行沟通,提醒每一位必须注意的动作要领。
《融》舞蹈表演现场。
该作于10月1日与观众正式见面,并以一天两场的形式一直演至10月20日。期间,舞蹈家谢欣也将带领自己团队的成员加入特定场次的表演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