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霜降,进补正当时!这样补更养生——

2023-10-24 09:42:56 来源:今日闵行 选稿:倪皓月

图片

霜降是秋冬转换的节气。不过,霜降并非“露结为霜”,也不是霜从天而降,而是近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度变化而化成小冰晶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面上的寒气越来越盛,阳气继续收敛潜藏,植物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逐步凋零,地下的根须得到潜藏阳气的滋养,为来年的春生积蓄力量;蛰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等待惊蛰的到来。中医的整体观,提出“天人相应”,故而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指引,调慢生活节奏,做好健康过冬的准备。

(一)饮食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老鸭汤和羊肉汤是最佳的食补选择。《饮食正要》:“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饮食上仍以温润、易消化食物为主,板栗、芝麻、核桃、山药、藕、萝卜都是值得推荐的,特别推荐板栗,药王孙思邈将其称为“肾之果”,但不可多食。

霜降之后,被霜打过的植物滋味更佳,如白菜、菠菜、柿子(不可多吃及空腹吃)等,萝卜也是极好的,俗语说“秋冬萝卜赛人参”,仍然推荐吃粥以调理脾胃,为冬季进补做好准备。勿吃辛燥刺激之品。

(二)起居

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穿着上,重点在防寒保暖,这个时候就不用“春捂秋冻”了,遵循“三暖”原则:脚暖、背暖、肚暖。贴身的衣物以棉质为佳。睡前可温水泡脚(不可太过,以微汗为度),也可常常搓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起居仍然要遵守“秋主收”的规律,一定要早睡早起,达到收敛阳气之功效,晚起会阻碍人体阳气的生发,对一天的状态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三)情志

情绪上,露已为霜,万物枯损,人容易有“悲伤情绪”,适当的运动可调节情绪。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高、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四)未病先防

每年的秋冬季都是我国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霜降时节前后,由于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要想防范以上疾病发生,关键是要注意保暖防寒,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服;保持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接种流感疫苗

饮食推荐

萝卜丝鲫鱼汤

材料:鲫鱼2条(约500克)、白萝卜半根、香葱2棵,生姜1小块

做法:

(1)先将鲫鱼宰杀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划5刀;

(2)白萝卜去皮洗净,切细丝,香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

(3)锅内倒油,烧热,把鲫鱼煎至两面略呈黄褐色,倒入适量水、鲜肉丝、香葱段、生姜片、白萝卜丝及料酒,用小火煮至水开后再煮10分钟,放入精盐、味精,取出葱段即可。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