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残疾女性绽放美丽,她们携百余件文创作品亮相上海

2023-11-21 16:04:00 来源:上观新闻

宜兴紫砂、湖州毛笔、城口大漆、海派绒线编结、苏绣、蜀绣……11月21日,“新起点·美丽工坊”文创作品展亮相上海诺宝艺术馆,展览汇聚国内20多个地区56位残疾女性的百余件作品。

据介绍,“美丽工坊”是国家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增收的重要项目。自2022年起,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5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该项目,包括设计研发、组织培训、生产销售、宣传推广四个方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帮助1万名残疾妇女实现就业,本次作品展正是阶段性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展期为11月21日至11月30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展览现场

袁露露在展示制作技艺

在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唐占鑫看来,“作品展是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更是对残疾女性的肯定和尊重。”2004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后,唐占鑫经历了长久的困顿彷徨。2014年,她和3位伤友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希望之家”,为数千名脊髓损伤伤友提供生活自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支持等服务。

“蝴蝶是人脊髓的形状,这翅膀上有4个绿色的点,就是脊髓损伤的部位,我就是因为这4个点的神经受损了,才造成了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她指着胸前的蝴蝶胸针说:“但我坚信,每一个残疾人朋友都能像蝴蝶一样美丽,这需要我们自己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对我们的帮助。”

这些年,唐占鑫带领团队编写了系列《无障碍出行手册》,并培养了一批残疾人无障碍专业督导员。作为全国示范项目带头人,还为全国30个省培养了近368名脊髓损伤骨干带头人,孵化了38个伤友自助组织。在她看来,一只蝴蝶、一个残疾人很孤单,但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就有机会让更多人拥有蝶变人生。

现场合影,前排右四为唐占鑫

从2019年起,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就开始探索,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让残疾女性掌握一技之长,拓展就业渠道。唐占鑫说:“19年残疾经历,10年助残服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残疾女性在身体健康、婚恋爱情、就业等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促使我尝试找寻更多能帮助残疾女性发展的机遇。”

开幕式上,来自江苏宜兴的紫砂艺人袁露露现场展示了紫砂壶制作的“贴花”工艺,泥料在她手中压揉捏塑,攀枝布叶、一气呵成,娴熟的动作让她成为场内焦点。今年34岁的袁露露6岁时因车祸失去双腿,她曾是国家残疾人射箭队的一员,退役后在宜兴市残联的帮助下,进入宜兴爱德培训学校学习紫砂工艺制作,师从多位工艺美术大师。

袁露露

袁露露和范玲英

“紫砂壶的独特材质和工艺让我深深着迷,虽然做成一把壶很不容易。”袁露露介绍,不同于瓷器可以上釉,紫砂在生胚时就要很有光泽,烧一次需要24小时,温度达到1000多度后断电,再自然降温,反复烧制三次。每种泥的目数和烧制温度不同,窑炉层温也不同,还受季节影响,所以需要认真观察,多次实验才能成功。“做紫砂壶处处都是细节,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坐在袁露露旁边的范玲英,正专注地挑选着湖笔的毛尖部分,她是浙江省湖州市善琏秦峰湖笔厂的厂长。湖州毛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已传承上千年。她展示的“挑披毫”是制作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对浸湿了的毛尖部分进行挑选和整理,需要制笔师傅丰富的经验。  

范玲英

范玲英的展位前

范玲英今年53岁,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尽管身体有所不便,但她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村镇多位残疾女性就业,“我是残疾人,很明白女性,尤其是残疾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的难处,我打心底里想帮助她们。”

展出作品中,海派绒线编结让唐占鑫印象深刻。2021年,北京150多位残疾朋友和志愿者手工制作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500束颁奖花束“荣耀之花”,近630多万针,花费2万多个小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残疾女性对技能培训的渴望,对就业机会的珍惜,以及她们克服身体不便,只为保质保量完成每一笔订单的努力。”她说,这深深打动了她,也坚定了她帮助更多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梦想的决心。

“美丽工坊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交流平台,可以进一步链接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育文创人才、共享文创资源、共创联动机制,形成正向循环。”唐占鑫说:“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机会给残疾女性带来了更多创作可能,也让更多残疾女性能够绽放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