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有个“葫芦村”——

2024-01-16 08:38:30 作者:李逸 来源:今日闵行 选稿:倪皓月

闵行区浦江镇有个“葫芦村”,一时声名鹊起。

图片

汇东村,闵行区浦江镇6个保留保护村中唯一一个跨大治河两岸的村庄,村域广阔。以前村民们各式各样、花样繁多的自留地,如今似乎很统一,村民都开始忙着种植葫芦。虽说都是葫芦,但仔细看,却也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步入“葫芦村”,宛如一幅画。把乡村振兴写进葫芦里,把美好生活画在葫芦上。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乐活福禄的村庄,正似一幅画卷舒展在水乡田野上……

汇东村的变化仅是开始,2023年,闵行区试点自留地改革,共涉及浦江镇先进村、汇东村、汇北村、立民村、勤劳村5个行政村。

自留地里种“宝藏葫芦”

“葫芦”这个词,听起来和“福禄”差不多,在家中种葫芦,能给人带来福气。汇东村一户村民告诉记者,正是有着这份好寓意,家家户户都爱种葫芦。

图片

“葫芦根据品种、产量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村民们介绍,大葫芦苗亩产平均500个,中号葫芦在1500至2000个左右,成熟后的葫芦通过分拣、去皮、晾晒等工序处理后,根据品相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如今,在汇东村,葫芦从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村民都能参与,可以让村民不出户、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而成熟后的葫芦制品也花样繁多,葫芦瓜子、香囊葫芦、艺术葫芦……涵盖食品类、艺术品等。

图片

图片

浦江镇汇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房长斌介绍,依托闵行区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契机,汇东村加强招商引资,引入特色葫芦种植产业。为进一步助力葫芦产业发展,全力打造“葫芦村”,汇东村利用自留地扩大葫芦种植基地,鼓励村民利用庭前屋后院内零散土地种植葫芦,与企业签订葫芦回收协议,提高农户收入。同时,汇东村对闲置自留地资源,进行重整盘活,打造共享菜园,丰富本村产业。

“我们还将通过‘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扩大葫芦生产种植规模,推进葫芦博物馆、葫芦特色食品、七彩葫芦研学路线、葫芦灯艺术节等项目建设,鼓励更多村民利用庭院种植、参与葫芦生产加工等方式,努力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网红葫芦形象IP。”房长斌说。

图片

浦江5个行政村自留地改革

不光是汇东村,先进村还开创了“共享田地”的管理模式。

如今,在先进村,村民可自主选择“申请重分”“有偿退出”“有偿租赁”等方式行使自留地使用权。

其中,村民们可以选择按土地流转政府指导价2.8元/平方米(1800元/亩)的价格,将剩余自留地有偿租赁给征地转性人员以及外来租户。先进村探索的有偿租赁方式,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来增量收入,让更多的人共享这片“自留田地”。

先进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陈星华介绍,村委逐户签订收回协议,对收回的自留地进行整理划分,制定标准,并按本村现有农业人口每人50平方米自留地进行分配。

通过利用节省的土地,先进村还分别打造了公共小花园、小果园,美化村容村貌,优化居民活动空间。

汇北村、立民村、勤劳村也在此次自留地改革中,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加强自留地环境整治,清除杂树、拆除窝棚、平整地面、铺设便道、建设篱笆围栏(墙),美化自留地环境。

“现在自留地改革了,加了围栏,地面也重新平整了,还专门准备了存放工具的地方,美丽乡村更美丽了。”汇北村村民姚大伯介绍,“村干部给我们都开过会了,让大家爱护好这次改革的成果。”

目前,闵行区同时在浦江镇先进村、汇东村、汇北村、立民村、勤劳村等5个行政村开展自留地改革试点。

图片

进一步“唤醒”自留地

辖区自留地被“唤醒”,也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自留地的优势条件。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不仅针对性改善了农村自留地环境脏乱问题,而且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一批“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农村人居环境也稳步提升,更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提供了一份崭新答卷。

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留地是农村的重要资源,是村庄环境的重要部分,也是村民群众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本次自留地改革在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转型发展筑基铺路。

“下一步,我们将以‘着力建设与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相匹配的和美乡村’为目标,持续管好、用好农村自留地,助力闵行农村人居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闵行将继续推动农村自留地集约化管理,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将指导各村将自留地纳入村集体发展规划蓝图,强化集体土地管理;建立健全自留地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引导村民共建共享,共同打造美丽家园;积极探索自留地集中归并流转,在降低村庄管理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将曾经的“问题地”真正变成农民的“聚宝盆”。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