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闵路上“颛桥十景”之一,背后还有这些故事丨闵行情

2024-01-17 09:18:09 作者:齐含章 唐莹 来源:今日闵行 选稿:倪皓月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不能忘却的纪念》。你将读到的是《铸剑长空,复我河山》节选。一起跟着声音,来看看出生在闵行颛桥镇向阳村的革命烈士曹仁寿……

铸剑长空,复我河山

泛黄的老照片上,一位英姿飒爽的青年把飞行员眼镜推在了额头上,身体倚靠着一架战斗机,迎着灿烂的阳光眯起了眼睛。照片的右下角写着“1938”。

图片曹仁寿在南京空军学校与飞机合影(资料图片)

他叫曹仁寿。那一年他25岁,刚刚考入南京空军学校。如今,他的儿子曹飞将这张照片加了塑封,与仅存的其他几张照片、父亲的一些亲笔手迹以及各种荣誉证书一起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

图片曹仁寿

1913年夏天,曹仁寿出生在闵行颛桥镇向阳村,是家中的长子。曹家世代务农,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曹仁寿上学。他专心苦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中学,后在上海小学任教。“爷爷是家里第一个走出村子的人,他英文也很好,还有这么一份安稳的工作,很不容易。”孙女曹爱军谈及爷爷很是自豪,“但更不容易的是他放弃了这种生活,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第二年,他就凭借着优异的身体条件和文化素质考入了南京空军学校。那张与飞机的合影就是当时拍摄的。

“读书真的很重要。”曹爱军慨叹道,“有知识才会看得更长远。”做一名空军飞行员很不容易,当年在上海只有区区25人被空军部队选中,可以说是万里挑一。更重要的是,空军的危险性极高,当时流传着“从空军学校毕业后活过6个月就算长寿”的说法。但曹仁寿并没有被吓倒,也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他写给家里的一封封信中处处可见他保家卫国、甘洒热血的信念。

1938年10月1日,中国空军飞行军士学校在成都市郊外的太平寺机场正式开学,曹仁寿成为第一期飞行士队学员,并于1940年12月25日正式毕业。1941年1月,被编入空军第十一大队第四十二中队(驱逐机队),任下士战斗员,驻扎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军用机场。

1942年,中国西南山区“驼峰航线”开辟后,曹仁寿奉命参加了从印度卡拉其接收新战机回国的任务。在美军“飞虎队”教官的帮助下掌握了P—66型飞机的驾驶技术,并冒险飞越了驼峰天险。

正当曹仁寿在前线英勇奋战时,在家乡劳作的母亲却因土匪抢劫不成,被残忍地吊在老宅前的大树上活活烧死。母亲送军时的泪别还历历在目,谁想如今却天人永隔。悲愤之余,曹仁寿含泪写下《悼亡母》一词,还谱写了歌曲《忆母》。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浪子,惊闻着您的噩耗该是万分的伤痛。回想起六年前的冬,您哭着送我离乡,岂料一别竟成永诀,如今呼母不应,怎不使我泪湿满襟!啊!妈妈,我的亲爱的妈妈!”曹飞面对记者,动情地唱起了父亲的这首《忆母》歌,而一旁的曹爱军默默地抹了抹眼泪,哽咽着说道:“爷爷多才多艺,他会拉小提琴,也能自己谱曲。”

即使还处在失去至亲的伤痛之中,曹仁寿抗日的信念也始终不曾动摇。1943年11月,日机一次又一次前来袭击恩施机场。曹仁寿与战友们旋即轮流驾战机升空迎击。这是一场场敌我力量悬殊的空战,“独立飞行20小时就可上天作战”,充满传奇和悲壮。

1944年春,曹仁寿被调到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四中队(驱逐机队),驻扎重庆市白市驿机场,选升为上士长。5月27日至9月6日,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长(沙)衡(阳)会战。期间,曹仁寿驾P—40驱逐机参加衡阳空战,英勇地与敌争夺战场制空权,击落敌机一架。11月底,在“贵阳空战”中又与他人联合击落敌机一架。

1945年元旦,因屡建战功,曹仁寿荣获二等星序奖章和二等宣威金质勋章,擢升中尉,期间经亲戚介绍,他在重庆北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3月30日再次奉派前往印度接受P—51战机的技术培训。5月下旬学成归国,后随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四中队投入豫西鄂北会战。6月1日,奉命驾机出击南京城迎战京沪日军飞机击落敌机一架,又获二等奖章一枚。6月5日,曹仁寿再次奉命飞赴南京击敌。谁料刚刚起飞,发动机突发故障,兼跑道过短处置不及,不幸失事殉职,时年32岁。

“其实,我父亲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很短,他总是要跟随部队四处作战。”曹飞说道,“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母亲刚刚怀上我几个月。父亲的战友们害怕影响母亲的情绪,对孩子不利,于是就模仿他的笔迹给我母亲写家书报平安。”一直到腹中的胎儿呱呱坠地之后,曹妻才得知丈夫牺牲这一噩耗。

虽然在“文革”时期,父亲曾经的国民党人身份让他和家人吃了不少苦。但曹飞一直认为,父亲的事迹是让他很自豪的事情,他一直珍藏着一张有毛主席署名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他说“父亲的烈士身份是国共两党都认可的”。

图片沪闵路上“颛桥十景”之一的曹仁寿塑像(资料图片)

历史不会被忘却,也无法被忘却。曹仁寿从未在他的家人生活中缺席,他的事迹也将一次一次地被我们赞颂。

图片曹仁寿之子曹飞一家(资料图片)

日前,闵行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不能忘却的纪念》。

抚今追昔,岁月峥嵘。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有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而在这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的先辈之中,也有着无数闵行儿女的身影。

在那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有为抗击日寇牺牲在华漕的数百位苏浙别动队第三支队的战士;有七宝地区最早的地下党员盛幼宣、杨逸菲夫妇;有冒死冲破敌人的封锁打通黄浦江交通要道的赵铎心烈士;有只用一颗子弹发动浦江召稼楼起义的顾振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和南疆战线上,也有数不清的闵行籍志愿军和解放军战士血染沙场,乃至献出生命。

江河奔腾,栉风沐雨。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烂日出。如今,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已竖立起高楼大厦,繁华似锦、物阜民丰;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仰,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用血肉书写的历史将永被铭记。

翻开这本《不能忘却的纪念》,仿佛走近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些生命个体与我们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奋斗经历,也记录着闵行历史波澜起伏的命运密码。书中所选的文章不是简单的概念化表述和罗列,而是通过大量真实细节的记录还原了具体生动的历史原态。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在如歌岁月中再续昂扬的乐章,为了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了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我们不忘初心,凝聚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重整行装再出发。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