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评定,失能等级到底谁说了算?上海这个区连发4项团体标准

2024-03-28 20:52:00 来源:上观新闻

3月28日,长宁区举行2024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会上长宁区医保协会“一鼓作气”发布了四份团体标准,涉及长护险定点评估机构设置、失能等级评估规范、居家照护需求评估规范以及居家照护计划制定等四个方面。会上,同步上线了长宁区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需求评估和计划制定信息系统,作为全市首个区级与长护险标准配套相衔接的系统,进一步助推区内长护险需求评估与计划制定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长宁区曾发布全市首个居家护理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上海市长宁区长护险居家服务管理规范》,为长护险及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此次发布的四个团体标准包括《上海市长宁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定点评估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上海市长宁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操作规范》《上海市长宁区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需求评估规范》及《上海市长宁区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计划制定规范》。

长宁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朱灵芳介绍,长宁区长护险试点工作2018年起开展,2021年首个区级长护险团体标准发布后,区内各大护理机构和评估机构在实际操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可提升的环节。

“在居家服务规范贯标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护理员上门为老人制定护理计划时,还是相对简单地勾选现有的42个护理选项,忽略了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使得老人每次享受到的都是喂食、擦身、剪指甲等同质化服务。”朱灵芳说,对长护险评估来说,老人是否真正享受到应有服务、体验是否满意,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制定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养老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记者了解到,新发布的4个长护险区级团体标准由长宁区医保局发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上海复宁长期照护评估指导中心、福寿康智慧医疗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等机构也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制定。

福寿康上海分公司运营总监俞佳俐介绍,团体标准的开发基石是循证护理,虽然服务评估规范被量化为了标准化操作,但实质却是希望能为老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不要让护理人员过度依赖量化的评估表,而是能真正以“身、心、社、灵”的综合视角有效掌握长者的照护需求。

上海复宁长期照护评估指导中心主任杨军介绍,对于长护险失能等级的现场评估,一般由A、B两类评估人员完成。其中,A类评估员先上门与长者家属交流,了解老人的基本生活能力,随后由B类评估员——一般为医生上门,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本的疾病情况进行信息采集。

“但这一过程容易出现印证关系不匹配的情况,即护理员上门与家属交流时,家属可能将老人的失能状况描述得较为严重,但医生上门后却发现,老人尚不存在压疮情况,且腿肌力状况也较为理想,说明老人具备行动能力,这就给评估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杨军说。

质控专员按照护理员排班,在被服务老人的居民楼下抽查护理员

新的团体标准发布后,长宁区对长护险失能等级的评估现场操作顺序进行了调整,即先由医生上门进行专业评估,并及时告知负责观察的评估员,后者同步对老人生活环境进行观察记录。其中,评估过程包含预约评估、入户亮证、诚信申明、政策宣导、现场观察、居家信息采集 、体征和疾病信息采集、基础信息采集、评估收尾 、视频上传等标准化环节,最终完成等级评审。“现场观察”环节又细化为观察长者居家状态、精神面貌、感知觉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内容,进一步规范了评估流程。

质控专员入户考核护理员操作

记者在会上还获悉,长宁区正积极推进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一站一品”建设。其中,上海慈康真情护理站推出了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认知症筛查及干预指导的特色项目,选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早期失智筛查量表(AD8)、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专业筛查表格,帮助长者及家属科学判断和了解认知症,并对老人开展穿着护理、行动护理、睡眠护理等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

上海长护霞康护理站专门针对居家护理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压疮,打造了居家护理质量特色品牌“压疮专科护理管理”项目,对存在因久坐、久卧不起而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组织溃烂和坏死的老人,运用长护健康管理系统24小时在线派单及服务监管的优势,及时发现并处理老人的长期留置导尿、压疮换药、PICC维护等护理需求,找到居家护理普遍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朱灵芳表示,下月起,长宁区各大护理院及评估机构将全面推行上述4项团体标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也将为数据收集溯源、工作分析优化提供科学支撑,确保每一位老人的长护险照护计划有依据、护理有纲领、结果可追溯,推动长宁长护险工作试点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