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头版聚焦:上海绘制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4-03-29 06:51: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选稿:夏阳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指出,上海将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蓝图中,记者看到,开放和创新是两大着力点。

2023年,上海实现了4.72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300多万亿元,口岸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提升至3.6%。“前列”“再创新高”“领跑”“首位”……正如龚正所言,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已经实现大幅跃升。

今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10年来,一大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成果在黄浦江畔涌现。龚正介绍,在强化创新突破方面,上海将瞄准健康、智能、能源、材料等前沿新兴领域和重大方向,主动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我们把人才的遴选、管理、跟踪、评价,交由战略科学家全面负责,就是把‘选人而非选项目’的方式作为主要方式,长周期稳定资助优秀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龚正说。

目前,上海集聚了超过80家“国字头”高端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龚正表示,上海要大力支持这些创新主体加快发展,建好用好在沪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培育更多原创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在新一轮产业和科技的创新变革中,新质生产力是重要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勇争先、走在前。”发布会上,龚正用推动“2+2”、壮大“3+6”和培育“4+5”这3组数字介绍了上海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未来布局。

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所有的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两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不断创新的同时,上海也在继续扩大高质量开放。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介绍,2023年,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了65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他透露,目前,上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已超过3500亿美元,共有7万多家外资企业在上海得到蓬勃发展。

“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上海始终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华源表示,外资看好上海,很大程度上是看好上海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不断扩大的开放优势。

2023年,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莫德纳落户上海,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个多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华源以此为例说,接下来,上海将按照国务院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4条”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全国版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让更多的外资项目空间有保障、审批高效率、服务零时差。

扩大开放,引进来的不光有产业,还有人才。上海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也离不开国际化人才。龚正在发布会上说,2023年上海共引进吸引海内外人才达到17.2万人,同比增长12%;目前,上海已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44.1万份,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回国人才累计超过31万人,“这几项数据都排在全国第一位,上海始终是国际人才逐梦的热土”。

龚正表示,上海接下来将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 “海聚英才”赛会平台,打造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实行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大人才的发现、推荐、评价等各环节的放权松绑力度,构建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同时,上海还将精准对接人才在落户、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等举措,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营造世界一流人才在上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生态。

随着来沪境外人士的不断增加,华源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打通境外人士在沪工作生活的堵点。一方面,上海将持续优化支付的便利化,进一步加大外卡POS机布局设置的力度,同时推动全市ATM机外卡支取人民币现金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上海还将持续优化涉外服务内容。

华源介绍,2024年年初,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已经上线运行,该门户的定位就是“欢迎您、帮助您”,方便来沪的境外人士更好地了解上海、融入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