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房管局局长:上海今年将启动至少15个“城中村”改造

2024-04-23 12:38:12 作者:柏可林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郑闻文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4月23日报道:4月23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做客《2024民生访谈》,就城中村改造、住房保障、加装电梯等热点话题回应市民关切。

启动不少于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当前,上海的“城中村”改造已进入关键阶段。王桢介绍,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累计推进了7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改善了3.9万户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拆除了约500万平方米违建,规划建设道路约160公里、绿地约900万平方米、公建设施约340个。

王桢介绍,今年预计启动不少于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到2025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项目全面启动;到2027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项目全面完成,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城中村”改造规模化推进。到2032年底,“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计划新增“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是去年诞生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新品种,是以宿舍床位供应为主的租赁住房项目,也是上海“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对象主要面向建筑、交通、市政、环卫、绿化、物业、快递、外卖、家政、医护等城市建设、运行保障和市民生活服务保障等行业一线人员,以及来沪新就业、初创业的人员。

王桢介绍,2023年上海试点从既有保障性租赁住房中遴选筹措首批1.1万张床位并向社会供应,租金控制在500-1000元每月每床,受到了入住对象的普遍欢迎。今年,上海计划新增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其中,从既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遴选1.8万张床位),并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下一步,上海将坚持在需求较为旺盛的区域,按照“小体量、多点位”原则,落点布局,并提前开展供需对接,加快形成实际供应。

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9.1万套(间)

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体验正在不断改善。王桢介绍,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增建设筹措2.6万套(间)、供应1.9万套(间),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7%和38%。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已累计建设筹措各类保障性租赁住房49.1万套(间)、供应30.4万套(间),分别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2%和76%。

依托“随申办”APP,不断优化“我要租房”应用场景功能,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对象最快可以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审核、当天入住。截至3月底,“随申办”保租房专题服务页面累计访问量近23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约4.6万次。在已上市供应的项目中,外环以内的房源接近40%,外环以外的房源基本上也都在租赁需求较为集中、生产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的区域。

王桢介绍,今年将围绕深化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聚焦应届毕业生群体,推动开展2024年在沪应届高校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活动,将定向提供一批租金可负担、长期稳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让高校毕业生便捷租到好房,安身安心安业。同时,对毕业6个月内暂未就业的,可以凭毕业证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

启动新一轮《大型居住社区市政公建配套设施三年行动计划》

王桢介绍,今年,上海启动新一轮《大型居住社区市政公建配套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大居居民生活需要,将再安排370余项任务,聚焦交通、绿化、教育、养老、卫生、商业、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八类配套设施。持续发力、滚动推进,驰而不息地在大居配套上补短板、拉长板、创样板。

通过市区联手、部门协同,未来三年,大型居住社区将新增道路50公里、绿化80公顷、河道14条;新增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等教育设施52个、医疗及文体等服务设3施46个,成为“规划科学、配套健全、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资源优质”的高品质社区。去年上海加装电梯完工超过3000台

在上海,无电梯多层住宅约20万个门洞,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对改善自身出行条件的呼声强烈。王桢介绍,去年,全市加装电梯完工超过3000台。

针对加梯各楼层居民“上热、中温、下冷”的情况,市房管局鼓励对低楼层实施楼道改造、污水管更新、更换隔音窗等举措,来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同时,在前期表决阶段,引导居民就加梯的后续管理事宜达成共识,明确管理模式、经费筹集方式、分摊比例、使用规则等,避免后续无人接管或筹资难的问题。

在资金筹措方面,在已有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政策允许业主提取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并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加梯贷款来缓解业主的出资压力。在后期维护方面,房管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和参考示范合同,明确了电梯管理责任、管理费用的筹集使用等,鼓励物业公司全程参与加梯项目。

上海还积极探索“保险+服务”模式,鼓励业主购买加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由保险公司为加梯后续管理提供服务,涵盖保养、检验、检测、维修、应急救援等,提供风险托底。居民可以通过前期购买加梯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为加梯主体结构等部分提供保险保障。

约1.25万个小区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近期,上海各小区正开展新一轮电动车充电安全检查。王桢介绍,到2023年底,全市约1.3万个住宅小区中,已有约1.25万个建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对尚未建设的小区,将会同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加快推进。

对存在客观条件限制的小区,因地制宜,建设露天分散充电桩、充(换)电柜等,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研究制订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为建设充电设施提供指引。

王桢表示,要老旧小区改造与房屋安全隐患处置、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市民群众居住“急难愁盼”问题,又提高项目改造“集成度”,最大程度提升房屋立面效果、改善小区环境、完善房屋基本功能。

推动500个小区按质论价调整物业费

目前全市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企业有1800余家,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正相关。王桢介绍,市房管局正在推动形成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市场机制。

目前,物业费主要是两种计费方式,一种是包干制,另一种是酬金制。王桢表示,对于物业费包干制计费的小区,用好“物业服务价格评估”工具,抓住物业服务合同期满选聘、老旧小区改造、小微小区合并等重要窗口期,合理调整物业服务标准或价格。今年,上海将推动500个小区按质论价调整物业费。

“我们指导相关行业组织,通过上海发布、上海物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全市各区及环线区域小区的物业费平均价格,在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站上,发布了2000余个小区的物业服务价格监测信息,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定价提供参考。同时,指导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小区实施物业费酬金制计费方式。”王桢表示。

为帮助业主更全面了解和选择合适的物业企业,上海也建立了物业服务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涵盖了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诉求处置及信息报送、社区满意度、综合能力、履约质量、公众满意度等6个维度,评价主体包括房管部门、街镇党委、行业协会、居民群众等。在公开招投标物业服务企业时,业主大会可以在规定的幅度范围内,自行确定各个维度评价结果所占的不同权重,计算出物业服务企业的综合得分,作为投标入围的依据。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上海新闻广播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