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记忆】茅盾在江湾体育场
1
茅盾先生来过上海五角场地区吗?答案是:来过。
文学巨匠茅盾,一生创作过《子夜》等恢宏巨著,也记录日常生活。他的一篇散文《全运会印象》,写的是他到当年新落成的江湾体育场观看运动会的盛况。
江湾体育场,原名“上海市体育场”,是“大上海计划”新市区建设的项目之一,由著名建筑大师董大酉整体策划设计。整个体育场占地300亩,包括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部分,工程历时一年多,于1935年8月竣工。
同年10月10日至20日,在此举办了旧中国时期“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运动会上,有38个单位、运动员共2700多人参加,比赛历时11天,每日前往观看比赛的市民不下10万人。运动员中,上海代表队阵容最大,有223人。
开幕式在蒙蒙细雨中启幕,市民“衣雨衣、携雨具而来者,至为踊跃”,把体育场大看台挤得“水泄不通”。“东北五省”选手代表队身着黑色孝服,手持象征白山黑水的双色旗经过看台,以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在场数万名观众一片肃穆,无不为之动容。
笔者从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获悉,茅盾于1935年秋天回老家浙江乌镇居住了两个月,其间创作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此次运动会应是他回乡之前的事。这篇《全运会印象》告诉我们,他是在儿子、女儿的请求下,“义不容辞”地做了一回“慈父”,选择“最不热闹的一天(12日)”和“最热闹的一天(19日)”,两次亲临体育场,观看了几场比赛,“印象甚佳”。
2011年10月28日,“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在普陀区图书馆举行,首次集中展示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冰心、丁玲、萧乾、胡风、臧克家、孙犁12位文学大师的手稿、书信、生活照片、著作书影、著作版本、研究资料、图片、实物等。 蒋迪雯 摄
2
这一年,茅盾的儿子沈霜(韦韬)12岁,女儿沈霞14岁。茅盾两次分别携儿子、女儿前往,乘坐的是华商汽车公司的公共汽车。
据《五角场镇志》记载,江湾体育场当年号称“远东之最”,是当时国内设备最完善、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当时的《上海年鉴》称这一体育场“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在远东“殆无与匹”。
体育场有四个大门,四个方向分别对应淞沪路、虬江(跨桥为国庠路)、国和路与政同路(现为政立路),这些马路都是当时新筑而成的。
运动场外围,是“排排坐”的临时商铺,均用芦席搭成,最多的是水果铺和饭店。满眼那么多芦棚搭成的饮食店,使茅盾联想到了故乡乌镇的“香市”。他曾在一篇以《香市》为题的散文中,将香市比作农村的狂欢节,吃和玩,什么都有,“人声和锣鼓声、孩子手里的小喇叭声、哨子声”混成一片,“三里路外也听得见”。而运动场也是各种声音混成一片,是“看”和“玩”的地方,也不缺吃的,“点饥的”“解渴的”“消闲的”什么都有,就连看台上都有小贩们“赶来跑去”,“比三等戏院还要热闹些”。
运动会召开时,体育场刚建成不久,运动场以圆形拱门组成外墙,观众由34个回廊口进入。由于门太多,茅盾第一次买好门票以后,带着“少爷”左一个“门”、右一个“门”不能进去,沿着“铁丝网”跑了半个圈子。
进入内场,茅盾所看到的田径场像一个“圆城”,“仰之弥高”的看台就是斜坡形的“城墙”,站在最高一级,就是站在“城墙顶上”了。俯瞰下面的“城圈子”里,正有广东队与山东队两支足球队在紧张比赛中。
1981年3月27日,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沈雁冰(笔名茅盾)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这是1980年11月,茅盾在撰写回忆录(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3
茅盾在文中这样写儿子对观看运动会的印象:“少爷”回家后没说别的,但对会场的建筑很“赞成”。
当年新建成的“上海市体育场”,由运动场、体育馆和露天游泳池三大建筑组成,周围还辅以网球场、棒球场等设施,可谓一座综合性体育城。
据2006年出版的《杨浦百年史话》记载,运动场是整个体育场的主体部分,由田径场和长达千米的环形大看台组成,田径场设环形500米跑道一条,分为8道,直道长220米,弯道内侧为投掷区,中间的草坪足球场将北侧的网球场与南侧的武术场分隔开来。
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看台高11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观众席,计22级台阶,共设4万个座位与2万个立位;下层为长870米、宽6米的回廊,其外墙是由清水红砖砌成的120个拱券式构造组成,内设商店、休息室、卫生间及贮藏室。遇有比赛,观众可从回廊的34个入口进入看台,就近入座。比赛结束后,6万名观众仅需5分钟即可全部离场。这样的速度不仅在当时,即便是现在都是迅速至极的,“远东之最”的头衔真是当之无愧。
为了凸显民族特色,运动场看台东西两侧的司令台被独具匠心地设计成气势恢宏的三孔券门牌楼式建筑,三座人造白石饰面的大拱门高达8米,大量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云纹、火焰纹、莲花纹等雕饰,美观而不乏庄严,顶部左右两端各设置用于点燃火炬的古铜色金属大鼎一只。
至于体育馆,主体为钢架结构,圆弧形的屋顶高20米,上弦曲线半径达30米,如此跨度的穹顶在当时国内是独一无二的。穹顶还安装有19孔双层玻璃排窗,以增强室内光线。全馆设有3500个座位、1500个立位,并安装了当时先进的暖气设备。建筑师按照观众最佳视线角度进行设计,确保坐在任何一个座位上都能清晰地观看比赛。
综上所述,体育场采用西方新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元素巧妙结合,整个建筑群富丽堂皇,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今天看来依然气势恢宏。
俯瞰刚落成的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资料图片
4
不过,由于看台的座位是水泥的,且暴露在太阳底下,坐起来并不舒服。身为作家的茅盾就在“城墙”上观看“运动会的各色人等”,这让他感到“大有意思”。
他写观众席上有人带着很漂亮的太太,穿着体面,撑一把绸洋伞,也没能挡得了“头顶那香炉式的烟囱里喷出来下雨一般的煤灰”;他写一群“穿青白芦席纹布长衫”的小学生如何用心地做着各项比赛的记录;他写体育馆的观众入场是“夺门运动”,形象地将大门比喻成“铁嘴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上”,观众与守门警察之间如何斗智斗勇;他写返程时观众争相上车的“抢车运动”,那种拼命精神“比起足球比赛还强些”。
这场空前的运动会,观众每日超过10万。彼时,体育场所在的“新市区”周边尚属农村,与市中心距离较远,往返的交通成了大问题。
据记载,当局特意在淞沪铁路江湾站至淞沪路之间,大约在今纪念路、政民路沿线,铺设了一条轻便铁轨,借助淞沪铁路运送大批观众;还几乎调集了华商所有的公共汽车,连搬场的货车也用上了,每日动用车辆达2000辆左右。尽管如此,每日散场时还是上演了“抢车表演”。
1935年3月,茅盾一家从大陆新村搬至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信义村。新家离江湾体育场比老家要远得多,可见茅盾两次携子女前往观看,往返路途极为艰辛。
在这场“盛极一时”的运动会结束两年后,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侵华日军的铁蹄踏上了这片土地,体育场被日军用作军火库,遭到百般蹂躏。当年临时铺设的轻便铁路,在日军侵华期间修筑为一条正式铁路,用于体育场与政民路附近大型仓库的货物运输,直到新世纪初才被拆除。
如今,江湾体育场在交通方面早已今非昔比,周边拥有内环线、中环线、逸仙路高架等城市快速道路,与10号、8号、18号等轨道交通组合成了纵横贯穿的立体交通,来往外滩、虹口以及浦东均十分便利。
江湾体育场历经沧桑巨变,经过多次整修改造,老建筑焕发青春活力,与周边“创智天地”融为一体,成为今日创新杨浦的一个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