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新型工业化成果显著,今年1至10月工业产值达1428亿元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1月30日报道:“敷面膜时,撕下的那层薄薄的纸,其实蕴藏着新材料领域的高科技。”11月29日,上海新型工业化工作“一区一特”集中采访走进青浦区,近十家企业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拳头产品与前沿技术。 青浦是上海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同时接壤的行政区,近年来,青浦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积极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青浦区1-10月规上工业产值实现1428.64亿元,同比增长1.4%;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283.4亿元,同比增长3.3%。前三季度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实现440.37亿元,软件信息营收实现403.3亿元,结构质量稳步提升,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创新氛围更为浓厚。
推动先导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中国磁共振产业链早期海归科研专家王杰博士创立,是一家致力于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全产业链核心部件,医学影像设备,高科技尖端领域定制超导磁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底,辰光医疗搬迁到青浦后,进一步向磁共振核心部件领域拓展。公司副总经理王为介绍:“公司创立之初,专注于磁共振核心部件射频线圈的研发,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大幅度降低了磁共振射频线圈的价格,为磁共振系统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一份贡献。去年,在核心部件开发成功的基础上,公司进入磁共振系统领域,开始销售自主开发和生产,核心部件全自产的磁共振系统。” 辰光医疗的成长是青浦区聚焦先导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青浦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玲介绍,青浦制订了专项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健康发展。在生物医药产业,青浦集聚了辰光医疗、赛伦生物等上市企业在内的规上企业100余家,产业规模213亿元;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了海思、宏茂、精测半导体等重点企业25家,产业规模超300亿;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了爱仕达智能谷、福赛特、捷勃特等60余家重点企业,产业规模近200亿。
布局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以下简称:北斗西虹桥基地)于2013年开园,是国内首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 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松介绍,北斗西虹桥基地作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核心引擎之一,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并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这种效应首先源于区域内高度专业化的公司集群,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北斗西虹桥基地已培育企业在创业板上市1家、科创板冲刺十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上海市专精特新32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500件。2023年,基地北斗核心产业年产值超百亿,支撑上海北斗产业近 30%复合增速,推动长三角北斗产业跃升全国第一梯队。 未来,北斗西虹桥基地将扩大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空间信息应用领域,通过产业专项带动产业集聚的特色优势,为西虹桥基地的产业规模扩张带来新动能。
而纵观整个青浦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的产业布局正在有序推进中。林玲介绍,青浦已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将强化国家级的北斗导航特色产业基地带动作用,建设低空信息网络平台。此外,青浦也将围绕新一代通信产业、新能源开发和储能等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帮助企业拓展应用场景,形成产业研发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