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启动AI假图治理 严厉打击欺骗消费者等违规行为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加美颜滤镜的带货短视频、过度美化的种草笔记、AI合成的假商品图……“货不对版”已成为近年来电商行业最大的痼疾之一。
针对行业乱象,3月27日,淘宝正式发布新规,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保护原创商家和消费者权益。同时,淘宝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一起加入对AI假图的全面治理。
据介绍,平台将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
具体而言,在商品发布端,实时检测和拦截失真图片。此外,在商品详情页还将上线AI合成提示标识,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拦截过度PS、AI夸大的假图近10万张。
所谓AI假图,是指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效果图,包括但不限于AI虚构商品效果、抄袭拼接原创款式、篡改商品材质或功能、伪造拼接虚假场景等。AI假图的大量存在,既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又扰乱商家生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AI技术突飞猛进,AI生成商品图被商家广泛应用。针对此类现象,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从源头治理AI作假。随着AI应用进入深水区,规范应用迫在眉睫。“治理AI假图开了个好头。但推动AI向善,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只有将创新约束在真实、诚信的轨道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位AI研究人士表示。
“AI可能没有价值判断,但AI的使用者必须有判断、平台必须具有价值取向。”对此,淘宝方面强调,AI的发展和使用应该提高消费体验、促进原创、保护合法商家权益,而不是成为黑灰产违规获利的工具。“跨平台盗图、山寨抄款、过度美颜等问题严峻,仅靠一个平台无法根治。我们也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让行业回归品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