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揭开艾滋病神秘面纱

2025-03-28 06:11:38 作者:蒋培华 来源:东方网 选稿:陈斌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医学界在艾滋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该病仍然对全球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旨在科普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问题1:艾滋病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艾滋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起源与非洲灵长类动物的病毒跨物种传播有关‌。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报道了5例艾滋病病例的病史(5例发生于同性恋、毒品注者、海地移民、血友病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记载艾滋病。1982年,这种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1983年,法国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随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

问题2:目前,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在中国,1985年首次发现了艾滋病病例,当时是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病去世,后来被证实死于艾滋病。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共计132.9万例,占我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相当于每1000人中就有1位感染者,这一数字表明,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令人担忧。

问题3:HIV感染与艾滋病是一回事吗?

艾滋病患病的唯一病因是HIV病毒侵袭机体造成感染。HIV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进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HIV是一种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特别是CD4 T细胞,这些细胞在人体抵抗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当HIV破坏了足够的CD4 T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变得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攻击。此时,患者可能进入艾滋病阶段,这是HIV感染的严重阶段。

CD4细胞计数是评估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的CD4细胞计数通常在500至1500个/μL。研究发现,当CD4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时,通常意味着感染者已携带病毒3至5年。

问题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

1.性传播

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性伴侣中有一方感染HIV,另一方就有可能通过体液交换而感染。无安全套的插入性行为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感染方式。既往研究显示,由于男女性生理结构差异,无保护措施的阴道性交感染HIV概率也不同,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感染HIV概率是0.04%,女性被感染的概率是0.08%;无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肛交主动方感染HIV概率是0.11%,肛交被动方感染概率是1.38%,虽然单次性交的感染概率看起来似乎较低,但这是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平均值,而对于任何个体而言,一次不安全的性行为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感染,要么未感染。

2.血液传播

主要是指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器官组织移植、共用注射器以及医源性感染等造成的传播。血液传播是HIV传播最直接的方式,输血传播的感染率也是远远高于其它途径,输入含有HIV的血液的人几乎100%会被感染。不仅如此,由于血液途径中HIV会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且血液中病毒量较大,因此该途径感染的患者潜伏期相对最短,发病也较快。

3.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然而,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措施,这一传播途径的风险可以大大降低。

问题5:艾滋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预防HIV感染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预防方法:

1.性传播预防:安全性行为

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HIV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与已知的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2.血液传播预防:避免共用针具等

远离毒品,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确保接受安全、规范的医疗操作,不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打耳洞、针灸等。避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胡刀和电动剃须刀等。

3.母婴传播预防

对于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立即到医院咨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以降低将病毒传给胎儿的风险;分娩时尽量选择剖宫产,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分娩和产后护理;喂养婴儿建议配方奶喂养,避免哺乳感染。

问题6: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早期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病变、消化道症状、口腔问题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但应引起警惕,及时进行HIV检测。艾滋病的潜伏期可以很长,通常为6-8年,甚至更长,在潜伏期内患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并破坏免疫系统。

问题7:艾滋病是怎么被诊断的呢?

在艾滋病防治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长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和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许多HIV感染者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或病情严重时才被诊断出来。HIV感染者的晚发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导致治疗成本增加,也增加HIV的传播风险。

HI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

1.抗体检测

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诊断HIV感染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在感染后2至8周内可以检测到抗体。

2.核酸检测

可以在感染早期(通常在内2周内)发现病毒,这种方法常用于早期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3.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在20分钟内得出结果,适用于急需知道结果的情况。然而,快速检测的阳性结果通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进一步确认。

问题8: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通过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ART需要长期、规律地服药,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常用的药物包括:

①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如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等。

②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如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仑(EFV)等。

③蛋白酶抑制剂(PIs):如洛匹那韦(LPV)、利托那韦(RTV)等。

④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如拉替拉韦(RAL)、多替

拉韦(DTG)等。

结语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通过科学的知识普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显著降低其传播风险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共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贡献力量。

作者:蒋培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