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血常规检查,您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日常生活中大家会出现感冒、头疼、发热等情况,有时候可能咱们扛一扛就好了;有时候却需要就医、吃药、打针等才能康复,因此咱们就医的时候,医生通常会叫咱们先去做个血常规检查吧。有时候大家可能会想,不就感冒、发烧嘛,配点药吃吃不就行了嘛,为什么要做血常规检查呢?那么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常规检查的那些事吧!
一、血常规检查的作用是什么呢?
血常规检查可用于健康体检从而提早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及监测治疗效果;可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贫血、血液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项目。其各项目的增多或减少不仅有生理性变化,还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
二、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呢?
血常规检查也叫血细胞分析,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或其他检验技术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等项目进行检测,因此咱们拿到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通常包括以下20项左右:
1、白细胞相关检查项目11项,包含白细胞(WBC)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这5类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
2、红细胞相关检查项目7项,包含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SD或RDW-CV)。
3、血小板相关检查项目4项,包含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三、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都有啥意义呢?
正常情况下咱们人类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血常规检查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结果的增多或减少不一定是生病了哦,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变化哦。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白细胞结果变化的意义
1.1生理性变化:通常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高;月经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也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吸烟亦可引起白细胞增高。
1.2病理性增多:见于①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及表桃体炎等),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②某些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③急性大出血、组织损伤、恶性肿瘤、代谢性中毒及某些金属中毒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④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结核、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或某些血液病;⑤嗜酸性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湿疹或某些血液病;⑥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某些血液病或转移癌;⑦某一类细胞异常增多,或者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幼稚细胞等见于某些血液病。
1.3病理性减少:见于①某些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等);②其他感染性疾病(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等);③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④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⑤肿瘤放(化)疗,电离辐射(如X线)以及某些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等)。
2、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2.1生理性变化:增高主要见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居民、胎儿及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的健康人;降低主要见于生理性贫血,如婴幼儿、妊娠中后期孕妇以及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
2.2病理性增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是指Hb、RBC及HCT高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区间上限,在排除了生理性变化后,可能需要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建议血液科进一步诊治。
2.3病理性减少:见于贫血,我国多按成人男性Hb2.4根据MCV的大小、MCH和MCHC的高低可以区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应红细胞大小的客观指标,主要用于鉴别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正常)与缺铁性贫血(RDW异常)。
3、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3.1生理性变化:通常午后略高于早晨;冬季高于春季;高原居民高于平原居民;月经后高于月经前;妊娠中、晚期可增多,分娩后可恢复;婴儿出生时略低,两周后显著增加,半年内可达到成年水平;运动或饱餐后可增多,休息后可恢复。
3.2病理性增多:见于①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病);②反应性增多(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大失血、急性溶血、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肿瘤等);③其他疾病(心脏疾病、肝硬化、肾衰竭、烧伤、严重冻伤等)。
3.3病理性减少:见于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等);②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4血小板比容(PCT)与MPV应结合血小板(PLT)数量的变化综合分析,正常情况下PCT与PLT数量成正比;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而且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PDW是反应PLT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常用CV表示。
四、血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项目受季节、时间、运动、饮食等的影响及生理性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大家体检时,每年尽量选择相近的时间段早晨空腹抽血做血常规检查。
2、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健康人不能仅凭某一次体检(或某一项目)结果的增多或减少而担心自己得病了;也不能因为结果均正常,但已有头晕、乏力等不适而误认为没事,必须进行复查或定期检查,必要时及时就医,以免误诊或延误诊治。
3、当咱们拿到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时,不仅要查看各项目的数值结果是否正常,还需关注报告单的备注栏是否有文字性的描述或建议,当有查见原始(异常)细胞等备注时,应及时到血液内科或相关科室就诊。
总之,血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因为不同疾病的血细胞数可增多或者减少,所以当咱们去医院就诊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做血常规检查等,以便医生明确诊断及对症治疗。又因为有些疾病可能是持续缓慢进展的,所以建议大家每年(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毅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