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他汀类药物,你真的了解吗

2025-03-28 12:48:23 作者:王骏 潘菊香 来源:东方网

心脑血管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危害性亦日益加剧,已成为全球首要的死亡原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针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依据危险分层设定目标值,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首选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作为初始药物治疗方案。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甘油三酯(TG)含量,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因此堪称较为全面的调脂药物。新指南明确指出,对于中高危患者应采用相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并尽量减少非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应被视作“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主要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有效稳定动脉斑块,延缓其进展,甚至有可能实现斑块的逆转。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酶在胆固醇合成过程中扮演关键限速角色。他汀类药物的部分结构与HMG-CoA相似,能够与HMG-CoA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阻断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此外,由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会刺激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合成增加,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通过受体途径代谢,最终降低血清中LDL的含量。

他汀类药物的益处证据

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在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量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在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中展现出减少不良事件的效果。例如,最新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导致全因死亡率下降9%,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9%,脑卒中风险减少14%。

他汀类药物包括哪些

目前常见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这五种药物。

哪些人群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

1、已患有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应将LDL-C水平降至1.8mmol/L以下。

2、4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将LDL-C水平降至2.6mmol/L以下。

3、依据最新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若伴有吸烟、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危险因素,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控制在2.6mmol/L以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慢性肾病患者(终末期肾病除外),尤其是伴有动脉硬化型心血管病高风险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既必要又安全。

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

他汀类药物不宜使用大剂量,事实上也无需大剂量。对于大多数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而言,大剂量并非必要,因为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往往与剂量过大密切相关。大剂量对中国患者的伤害尤为显著,影响更为严重。在同等剂量下,中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欧洲患者的十倍,且症状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汀类药物剂量翻倍,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仅提升约6%。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中小剂量定义如下:瑞舒伐他汀5—10mg、阿托伐他汀10—20mg、辛伐他汀20mg、匹伐他汀2mg、普伐他汀20—40mg、氟伐他汀40mg(平片)或80mg(缓释剂型)。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哪些

1、肌痛、肌无力,检查血液时伴有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若升高至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暂停使用他汀类药物。

2、他汀并非肝毒性药物。我国许多患者对其存在顾虑,尤其不敢长期服用,主要担心其“伤肝”。肝脏是人体合成胆固醇的关键器官,而他汀的作用正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服用他汀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多数情况下无需停药。若转氨酶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三倍,则应暂停服药,停药后转氨酶通常可恢复正常。在我国,脂肪肝较为常见,常伴有转氨酶轻度升高,这类患者若需服用他汀类药物,仍可使用,但活动性或急性期肝炎/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3、新发糖尿病:多见于糖尿病易感人群,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且与他汀剂量过大有关。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虽可能导致少数患者新发糖尿病,但每减少一例新发糖尿病,可显著降低9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且糖尿病病情通常可控。

若服用某类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能否改用其他他汀类药物

当服用特定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时,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考虑更换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并从低剂量起步,逐步调整至适宜剂量。

服用他汀药物后血脂仍未达标该如何应对

首先,需审视所服用的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同时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合并用药情况。若在采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不达标,则应考虑联合治疗方案,如联合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PCSK9 抑制剂。

服用他汀药物注意事项

1、严格遵医嘱用药: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脂变化,并留意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2、定期监测肝功能:鉴于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因此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等),以观察其波动情况。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其它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故在联合用药时,应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并适时调整剂量,以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血脂治疗的首选药物,不仅在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其安全性已获广泛认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然而,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也需关注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作者:浦东新区中医医院药剂科 王骏主管药师

审核者:浦东新区中医医院药剂科 潘菊香主任药师

}